初審編輯:魏振彬
責(zé)任編輯:鄧夢嬌
長江水長,沂蒙山巍,當(dāng)明月升起在長江之濱、沂蒙之巔,便總會想起分別的友人,我們曾一起執(zhí)筆并肩。如今,我們身在臨沂、張家港,為著共同的移民管理事業(yè),還將并肩前行。今天,請月亮當(dāng)信使將我們的情誼續(xù)寫。
地點(diǎn):江蘇張家港
“滟滟隨波千萬里?!痹诖a頭夜巡的晚上,每當(dāng)月光拂過江面,我都會想到這一句詩。
中秋這天的月亮,是我最想和你分享的,你見過月光如水般一瀉而下的場景嗎!古老的長江被月光浸潤,船來船往,漾起江面粼粼月光。還有亮起船燈的貨輪,??吭诖a頭的、航行在江心的,像是一顆顆灑落在月亮河里的恒星,璀璨奪目。
來張家港邊檢站已經(jīng)一年多了,我早就深深愛上了這里,駐守在小艇的晚上,我總是會看著這樣的長江入了迷。沿著江岸是綿延不絕的碼頭,夜里亮燈后,這就像是為長江量身定制的一道金邊。這是一道黃金動脈,世界各地的貨輪源源不斷的匯聚于此,又帶著張家港的印記從這里駛向世界各地。我相信,你肯定也會喜歡上這樣一個美麗而又繁忙的碼頭。
碼頭繁忙,在中秋夜里也不例外。轉(zhuǎn)動的吊機(jī),穿梭的工人、貨車,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月亮掛在皓空,靜靜的守護(hù)著這繁忙的碼頭。“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痹?jīng)的長江天塹,如今的黃金水道,這翻天覆地的變化舉世矚目。
若是有機(jī)會,我想邀請你一起來張家港灣看看,看萬噸巨輪,聽汽笛聲鳴,感受清涼江風(fēng)。明月千里寄相思,請明月代我問候。
地點(diǎn):山東臨沂
最喜歡中秋節(jié)這天的月亮,因為這天的月亮,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我相信,千年前王昌齡寫下“青山一道同風(fēng)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時,心中的釋然必然會超過別離的傷感,雖同友人分處兩地,但我們一路風(fēng)雨同期,多年的搭檔經(jīng)歷,讓我們之間已有足夠的默契,所以即便是距離阻隔,也割不斷我們的聯(lián)系。
回想起大學(xué)四年里,我們倆穿梭在校園的角角落落,用筆和鏡頭記錄下日常生活,有許多策劃和創(chuàng)意,靈感乍現(xiàn),便一拍即合。一篇篇署名為“蔡澤鉅 呂欣悅”的文章背后,是你對我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持,也讓我找到了最適合也是最熱愛的道路。
沂蒙山腳,沂水之濱孕育著沂蒙精神。還記得跟你說過,我所在的臨沂邊檢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她吃苦耐勞、勇往直前,她還有很多故事等待著我去解鎖和書寫,如今她即將通過開放驗收,站在了全新的舞臺上。
看過了碼頭繁忙,我想邀請你來這里可以看一看,看看夜晚機(jī)場口岸的忙碌和燈火通明,看飛機(jī)飛過這座革命老區(qū)的車水馬龍,飛過沂蒙山的巍峨聳立,飛向美好的明天。
明月未曾是兩鄉(xiāng),曾經(jīng)并肩前行的你我,如今還是共同守護(hù)著同一輪月亮,共同見證著萬家燈火和盛世安康。這一路,始終志同道合。(作者 呂欣悅 蔡澤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