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李靜
責任編輯:孫貴坤
臨近年底,很多人會對一年的工作和生活進行盤點。有媒體調(diào)查,不少人最怕盤點的竟然是體檢報告,擔心自己身體出問題。定期體檢是有必要的,但是人們每次體檢后拿到報告單時,總因為一些專業(yè)術語看不懂而感到一頭霧水。一些常見的體檢指標上升或下降是什么意思?出現(xiàn)指標異常后要去醫(yī)院哪些科室做進一步檢查?本市第四中心醫(yī)院體檢中心主任劉志東提醒,人們應學會看體檢報告,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
血常規(guī)血脂尿液指標怎么看
血常規(guī)主要看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這三項就可以。紅細胞減少,提示體檢者可能存在貧血。白細胞增高,提示體檢者可能存在感染,當然也要結合自己是否有相關感染的癥狀,比如發(fā)熱。白細胞降低得明顯,則需要到醫(yī)院血液科做進一步檢查。血小板增高,提示體檢者可能存在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減少則建議到血液科就診檢查。在血脂檢查中可主要關注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項目,如果膽固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提示體檢者心腦血管以及動脈硬化的風險性高。尿常規(guī)檢查中如果有紅細胞,體檢者需要警惕是否有腎結石;其中如果有白細胞,則要考慮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果有白蛋白,需警惕腎臟疾病。
如何看待息肉結節(jié)囊腫增生
通過B超或CT檢查,體檢報告中可能會顯示有息肉、囊腫、結節(jié)、增生等。其實,大多數(shù)結節(jié)是良性病變,比如甲狀腺結節(jié),其中95%的結節(jié)是良性的。肝囊腫、腎囊腫大多數(shù)是先天性的,并且生長非常緩慢,單純肝囊腫小于5厘米的不需要治療,只需定期復查隨診觀察就行。乳腺增生屬于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基本上不會導致乳腺癌,但是需要定期復查。膽囊息肉如果小于3毫米,同樣可以采取觀察;如果發(fā)展到3至6毫米,則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如果達到1厘米以上,就必須進行手術。
需要注意的是,身體上那些不痛不癢、沒有癥狀的包塊才更危險,特別是中老年人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此類包塊時,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到醫(y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積極治療。
一定要重視體檢建議
因為一些人的不良飲食結構和長期不良的生活方式,目前,視力減退、肥胖、血脂異常、頸椎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甚至骨質(zhì)疏松、動脈硬化等疾病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所以,人們在查看體檢報告時,要注意看每一條結論后面相對應的健康建議和健康指導。健康體檢報告通常不會直接做出疾病診斷,而是將體檢所見各項異常指標進行匯總,并做出是否需要復查或者進一步診治的提示。體檢報告中會有一些體檢者的檢查指標處于“臨界值”,雖然還沒有達到致病程度,但體檢者也應重視。此外,體檢者最好把每年的體檢報告都保存好,拿到最新的報告后,再結合前幾年的報告一起解讀,便于查看自己身體各項指標的變化趨勢。(記者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