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310078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聚焦

山東:農地入市不等于小產權房轉正

2014年02月16日 11:05 作者:張海峰 來源:大眾日報
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在我省主要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集體興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占地,這些土地用途已經改變,后來有些企業(yè)不存在了,甚至土地使用權幾經轉讓,但并沒有轉為國有,所有權仍歸村集體。

      農地入市不等于小產權房轉正

      ◆農地入市須立法機關修改現(xiàn)行法律

      ◆對土地財政是沖擊,但符合條件的土地不多

      何謂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

      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在我省主要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集體興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占地,這些土地用途已經改變,后來有些企業(yè)不存在了,甚至土地使用權幾經轉讓,但并沒有轉為國有,所有權仍歸村集體。

      ■訪談嘉賓: 省委農工辦副主任

      劉同理

      ■《決定》摘登: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同等入市、同權同價,這的確是一個熱點問題,是農村土地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打破城鄉(xiāng)二元體制的重要一步。

      簡單來說,我國土地是兩個所有制,城里的土地歸國家所有,農村土地歸村集體所有,國有土地能買賣,集體土地不能買賣,兩者權能不一樣。國有土地的權能更大、更完善。這是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弊端。

      未來的目標是要逐步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要首先突破。顧名思義,這是指具有生產經營性質的農村建設用地。農村土地從用途上分為耕地和建設用地,建設用地里面又有公益性建設用地,包括學校、村兩委、體育文化設施占地等;再就是宅基地;然后是經營性建設用地。這部分用地在我省主要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集體興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占地,這些土地用途已經改變,后來有些企業(yè)不存在了,甚至土地使用權幾經轉讓,但并沒有轉為國有,所有權仍歸村集體。

      國有土地入市是招拍掛程序,集體土地想要入市,必須通過征地收歸國有再招拍掛。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就是要還權賦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國有土地有一樣的權能,可以出讓租賃,也可以作價入股,甚至說可以直接招拍掛,包括可以自己開發(fā)。

      符合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這兩個詞非常關鍵,是重要的前提。符合規(guī)劃,主要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此外還有一些年度的、詳細的規(guī)劃。就是說這個土地規(guī)劃中就是要搞建設、搞生產經營的,不是搞公益事業(yè),也不作為基本農田;用途管制,是指土地用途是建廠房、住宅,還是作為商業(yè)等,劃為工業(yè)用地,就不能搞房地產。

      有一種誤讀,認為農地入市“小產權房”可以由此“轉正”,這完全是兩碼事?!靶‘a權房”是違反土地規(guī)劃,改變了土地用途,是不合法的。退一步講,即便其占地符合相關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但是手續(xù)不全,程序不合規(guī),也要補辦手續(xù)、履行程序。

      對土地進行嚴格管理,這是全世界都在考慮的事情,比如在美國,這個地方蓋了個飯店,干著干著想改成商店,那不允許,必須走相關法律程序。因為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從中國國情的角度出發(fā),人多地少,管理應該更嚴。

      農地入市,目前在全國少有觸及。因為現(xiàn)行《土地管理法》明確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所有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于非農業(yè)建設。未來要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通過立法機關修改法律,逐步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這是大方向,但需要一個過程。

      現(xiàn)在集體土地進入市場,雖然有征收補償,但土地升值的大部分難以落到村集體和村民手中。所以我省今年一號文件根據《決定》精神提出,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權能,在符合規(guī)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加快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產權流轉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去年咱們省土地出讓收入大約3000億元,當然里面不完全是農村土地出讓所得,有些是城市的存量土地,這對地方財政還是非常重要的。未來如果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上市,對土地財政肯定是一個沖擊。不過目前來看,符合條件的土地數量并不多。

      總體來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咱們省要按照中央部署,不搶跑、不拖宕,正確、準確、有序、協(xié)調推進。

     記者 張海峰

    (初審編輯:莊紅   責任編輯:滿健)
手機快拍二維碼 用手機閱讀分享此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