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0

通訊員qq群:205620460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聚焦

業(yè)余考古26年 打工仔捐出60件數(shù)千年前各類石器

2015年02月12日 08:20:00 作者:車少遠 來源:大眾網-沂蒙晚報
2月初,臨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朝陽街道養(yǎng)馬莊村村民孫成擴向臨沂市東夷文化博物館無償捐贈了朝陽街道轄區(qū)“青峰嶺”遺址發(fā)現(xiàn)的22件石器時代遺存下來的石器。

      2月初,臨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朝陽街道養(yǎng)馬莊村村民孫成擴向臨沂市東夷文化博物館無償捐贈了朝陽街道轄區(qū)“青峰嶺”遺址發(fā)現(xiàn)的22件石器時代遺存下來的石器。據(jù)悉,自1988年開始,游歷臨沂各大山川的孫成擴開始收集各類石器,43歲的他業(yè)余考古26年,先后向市博物館、漢墓竹簡博物館等捐贈了60件石器歷史遺物。

      位于臨沂經濟開發(fā)區(qū)的青峰嶺遺址,占地約57.5萬平方米,屬于典型的以石器文化為主要的史前居址?!拔壹揖驮谇喾鍘X主峰附近,1988年那年,我在青峰嶺上發(fā)現(xiàn)了第一件新石器時期的石鏟殘塊,當時就覺得這塊石頭長得很奇特,難道這就是原始人用過的石器?”此后,孫成擴便對這些石器產生了興趣,開始搜集石器。1989年,他在青峰嶺遺址一帶一共找到了30多塊造型奇特的石器殘塊,為了弄明白這些遺物背后的故事,“我一頭扎進書堆里,翻看有關石器的文字介紹。越看越覺得有意思?!?/p>

      期間,孫成擴多次找到博物館的研究員,在捐出這些石器的同時,向他們請教考古經驗,被對方告知,“你撿到的石頭,是新石器時代的工具,距今有上萬年的歷史?!庇谑?,孫成擴在高興之余經常自費走出家門,實地到訪臨沂的大山尋找石器。“2009年,我在平邑縣流峪鎮(zhèn)一座陡峭大山頂部的石洞內發(fā)現(xiàn)了一些動物骨骼,已經處于半石化狀態(tài),當即就向文博部門反映了該情況。”

      在城里打工的他閑下來最愛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書店,翻閱各類與文物、考古有關的書籍,給自己充電。這么多年來的自費研究為孫成擴積累了很多考古經驗和線索,文物普查時,孫成擴為普查人員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線索?,F(xiàn)在,孫成擴成了青峰嶺的“守護人”,只要一有時間他就去現(xiàn)場轉一轉,撿拾一些殘片捐給博物館。同時,只要他發(fā)現(xiàn)有破壞遺址的行為,就會上前制止。

      孫成擴說,在別人看來他撿到的石頭都是沒有價值的,但是在他看來這些石頭都是幾千年乃至上萬年前祖先們用過的生存工具,是人類的根。

      東夷文化博物館資深研究員宋彥泉介紹,如果不具備專業(yè)的知識,很難識別這些石器。孫成擴捐贈的石器更重要體現(xiàn)在它的文物研究價值,這些石器對于研究臨沂石器時代的歷史提供了實物見證。(記者車少遠)

    (初審編輯:孫貴坤   責任編輯:王目光)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