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0

通訊員qq群:205620460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聚焦

要報道先交錢?臨沂老農遇上假記者被騙2000多元

2016年04月01日 08:22:00 作者:楊青 來源:大眾網-沂蒙晚報
記者登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站查詢,“山東新農村”雜志盜用其他期刊刊號。新聞工作者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要求他人為自己辦私事,嚴禁采取“公開曝光”、“編發(fā)內參”等方式要挾他人以達到個人目的。

      “俺好像遇到假記者了,騙走了俺2000塊錢,這該咋辦?”近日,臨沂蘭山區(qū)義堂鎮(zhèn)一村民致電本報記者反映,因土地承包糾紛,他找到記者求助,沒想到卻遭遇了假記者,白忙活一通不說,還被騙走了2000塊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起因:遇上煩心事 街頭偶遇“記者站”

      今年70歲的邢宗廷,是蘭山區(qū)義堂鎮(zhèn)港上村村民。2014年,因為土地承包糾紛未得到解決,無奈之下,邢宗廷想到求助媒體解決。“俺一輩子生活在村里,啥也不懂,也不知道上哪找記者?!毙献谕⒄f,那段時間自己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騎著車到處找找看,沒想到還就真找到了“記者”。

      2014年5月份的一天,邢宗廷在費縣劉莊鎮(zhèn)偶然間看到了一個“記者站”,“就是路邊一個平房,外面掛著‘山東新農村雜志駐費縣記者站’的牌子,看著挺像模像樣的?!毙献谕⑾渤鐾猓s緊走了進去。“屋里坐了個40多歲的男的,說自己就是這個雜志社的記者,并給俺一張他的名片,還給俺看了他的記者證。”邢宗廷說,自己這輩子就沒見過記者證,看到屋里擺著各種榮譽牌子,和許多《山東新農村》雜志,便信以為真。

      上當:“曝光”要收費 張口要走2000元

      求助急切的邢宗廷,向自稱記者的耿某詳細反映了自己遇到的問題?!八敃r聽完俺反映的情況,很痛快地說這事他能給采訪曝光,而且一準兒能幫俺解決了,就是俺得先交2000塊錢給他?!毙献谕⒄f,耿某告訴自己,記者采訪曝光都是要收費的,不交錢就不能采訪報道,“俺覺得太貴了,想商量便宜些,他說俺這事少了2000塊錢曝光不著?!?/p>

      2000塊錢,對于年邁的邢宗廷來說并不是個小數目,“自從不種地以后,俺就靠著拾廢品賺點錢,2000塊錢得干好些日子都不一定賺回來?!毙献谕⒒氐郊易笏加蚁?,考慮了好些天,終于還是再次來到“記者站”交給了耿某2000塊錢。“都怪俺啥也不懂,當時又太心急了,就想著只要能把事情解決了,花些錢也行?!毙献谕没诘卣f,交了錢后耿某給他一張收款收據,上面收費項目一欄寫著“調查服務”,還蓋著“山東新農村雜志”的印章。

      現形:問題沒解決,“記者”和“記者站”都不見了

      交了錢以后,邢宗廷被告知先回家將自己反映的問題準備一份詳細的資料交給耿某,拿到材料后耿某就會去采訪曝光。邢宗廷于是趕緊回家準備好了耿某要的資料?!百Y料給他送去以后,還是不見他采訪曝光,后來俺去他那跑了七八趟催他,他才答應帶著俺去采訪。”邢宗廷回憶說,“采訪的時候他就只讓俺說話,自己一句話不說,給俺說他是在暗訪。那天,他還讓俺給他的車子加了200塊錢的油,還請他吃了頓飯花了300多塊錢?!?/p>

      邢宗廷告訴記者,采訪完后,又是在自己的再三催促下,耿某才將事情給“曝光”?!八敃r就是把俺給他的資料放網上去了,跟俺說在百度上一找就能看到了。俺不懂網,當時找別人幫忙看確實是網上有了,但是后來沒過多長時間就又沒了?!毙献谕⒄f,這和耿某當初承諾的在很多網站、雜志上曝光完全不一樣,于是他又找到耿某希望對方再想辦法給曝光,然而得到的答復卻是“已經曝光過了,想要再曝光的話再交800塊錢”。邢宗廷沒有再交錢,之后便再也沒有聯系上耿某,“一開始他那個‘記者站’就一直關著門沒有人,再后來牌子改成了‘聯絡站’,到去年年底的時候,牌子也沒了,改成了一家商店了?!?/p>

      記者登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站查詢,“山東新農村”雜志盜用其他期刊刊號。

      真相:記者是假的,“雜志”刊號也是冒用的

      “一直到聯系不到他,俺才覺得有點懷疑,俺是不是遇到假記者了?”因為不能確定對方的身份,邢宗廷也沒敢報警。在邢宗廷從耿某處拿到的一本“山東新農村”雜志上記者看到,該雜志標注為:“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山東縣域經濟研究會主辦,國內統一刊號:CN11-3669/T,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66-626X”。除此之外并無承印單位名稱、條碼、定價等期刊所必備信息,也無任何相關單位聯系方式。

      隨后,記者在中國記者網查詢“山東新農村”并未查詢到,而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查詢國內統一刊號:CN11-3669/T,得到的結果是期刊名稱卻是《商品與質量》。記者又聯系到駐地濟南的山東縣域經濟研究會,該研究會會長高先生表示,“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山東新農村’雜志,更沒有主辦過,也不認識這個所謂的記者耿某。他這完全是冒用我們研究會的名義?!?/p>

      記者隨后又撥打耿某名片上所留電話,但提示該手機號已經暫停服務。此外,記者通過查詢了解到,耿某是費縣劉莊鎮(zhèn)人。記者已建議邢宗廷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

      相關規(guī)定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明確指出: 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向采訪報道對象索要錢物,不得接受采訪報道對象以任何名義提供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

      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向采訪報道對象借用、試用車輛、住房、家用電器、通訊工具等物品。

      新聞工作者參加新聞發(fā)布會和企業(yè)開業(yè)、產品上市以及其他慶典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各種形式的禮金。

      新聞單位在職記者、編輯不得在其他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未經本單位領導批準,不得受聘擔任其他新聞單位的兼職記者、特約記者或特約撰稿人。

      新聞工作者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要求他人為自己辦私事,嚴禁采取“公開曝光”、“編發(fā)內參”等方式要挾他人以達到個人目的。

     ?。ㄒ陨弦?guī)定,僅對真正的新聞工作者產生約束力,對假記者無效。)

         記者 楊青

    (初審編輯:韋輝   責任編輯:李洪鵬)
想隨時隨地獲取更多臨沂新聞,請下載"山東24小時"新聞客戶端、關注臨沂大眾網(@lydzw)微博
或臨沂大眾網公眾微信( linyidzw);新聞爆料請登錄大眾論壇臨沂社區(qū)或撥打新聞熱線0539-7037770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