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法官陳明
陳明生活照
大眾網記者 王艷彩
她只有27歲,卻扎根基層法院,常年從事民事糾紛調解等工作。因為,與社區(qū)居民走的比較近,調解時又要耐心細致,她成居民眼中的“社區(qū)大媽”。在國際“三八”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大眾網記者走進南坊法庭,聽聽女法官陳明的那些事。
今年27歲的陳明,參加工作已經3年,2013年進入蒙陰縣人民法院工作,2015年2月份調到臨沂蘭山區(qū)人民法院南坊法庭,主要負責民商事案件的立案調解工作。
“一個基層法官一年要審理二三百個案子,再加上基層法官正式干警人員也比較少,可謂‘案多人少’,加班、值班就成了‘家常便飯’,有時候下班了,滿腦子想的還是案子的事情?!睋惷鹘榻B,一上午開兩、三個庭是常有的事,最快的,當天立案當天就結案,比較復雜的,經常上一起案件還沒有調解結束,下一起案件的當事人已經等候開庭。這就要求法官在開庭之前要做好閱卷工作,理清案件脈絡,了解案件的重點、焦點問題出在哪里,列好提綱,提高開庭效率。
“基層法庭接地氣,在調解的時候,經常感覺自己像一個社區(qū)大媽一樣”。陳明說,基層法庭涉及的民事糾紛、借貸、離婚等案子比較多,接觸的當事人多是一些老百姓,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在開庭之前,很多工作需要做的很細致,有時候剛開完庭,當事人會跑到她辦公室來,拿著一大堆材料問為什么要這么判,就要耐心為其講解。
采訪中,陳明還告訴大眾網記者,她以前上班前有在家里帶一杯熱水的習慣,早上八點半上班,9點開庭,經常將近中午12點才忙完,顧不上喝一口水,自己帶的水都涼了,后來也就不帶熱水了。
即使面對如此巨大的工作壓力,陳明仍然恪盡職守,認真對待每一件案件的審理,爭取盡快地為當事人解決問題。采訪時,陳明告訴大眾網記者,有些當事人是千里迢迢從外地趕到庭審現場,對官司給予了很大的希望。為了把案子更快、更高質量地解決好,避免當事人來回奔波,開庭后她會盡量一次性解決完,但是交換證據、法庭辯論等環(huán)節(jié)比較復雜,一般上午九點開庭,一開庭就是三個多小時,中午飯就耽誤吃了。“我經常在辦公室里放點零食、水果當做午飯?!标惷髡f。
談到“家暴”,陳明說,平時接觸的家暴案子,女性大多處于弱勢,夫妻間因感情不和而實施暴力,但也有因男方酗酒、賭博等原因實施家暴。今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明確了家庭暴力的性質和法律責任,讓清官難斷的“家務事”有了國法可依,“家暴”不再只是判斷感情破裂的一個緣由,能很好地保護受害方的權益,使其在家庭暴力面前不再孤獨無助。
據陳明介紹,平常接觸的離婚案件也很多,而且多是80、90后,離婚理由有感情破裂、出軌、疾病等,每個家庭都不一樣,因為自己的工作性質,反而更有體會。每當調解的時候,對于10周歲以上的孩子,她都會單獨把孩子叫出來,同孩子面對面交流,征求孩子的意見?!拔乙话銖钠渌掝}聊起,了解孩子在哪上學,學習成績怎么樣,有哪些好朋友,課間和老師同學相處怎么樣,爸爸媽媽對他好不好等情況,孩子的心里都有自己的評判,在無意間就會透露出來?!标惷髡f。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我們基層法官做的都是這種‘家務事’?!?讓陳明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感冒發(fā)燒,不停地流鼻涕,本想請假休息,但是那一天還有三個案子要處理,如果跟當事人說自己有病需要休息,對方肯定也會理解,但是這樣一來,這三個案子就得往后拖,最后,陳明堅持著又來到法庭,當事人也都非常配合,案件當場就調解成功了。
“對于基層法官來說,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別人也會反過來體諒你,雖然有時會被誤解,但看到更多的一面是對方的感謝與體諒,每當這時,我都覺得自己的辛苦很值得?!标惷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