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李靜
春天氣溫回升,未成年人戶外活動增多,易發(fā)生溺水事故。為有效防止未成年溺水安全事故發(fā)生,臨沂市蘭陵縣車輞鎮(zhèn)早作謀劃、早做部署,堅持學校教育與村居宣傳相結合、隱患排查與綜合防范相結合,狠抓安全意識提升、安全責任落實、安全措施見效,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壩,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開展隱患排查
以社區(qū)、村居為單位,組織村網(wǎng)格安全員對轄區(qū)內的池塘、河渠、深溝、礦坑、機井等危險部位進行拉網(wǎng)式排查,危險源排查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qū),并對排查出的危險源進行登記造冊,要詳細記錄危險源位置、面積、長度、深度等重要參數(shù),同時,摸清危險源的安全防范現(xiàn)狀,例如:是否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護欄等設施。
加強宣傳教育
以學校為防溺水宣傳的主陣地,通過在課堂上播放教育視頻、老師講解防溺水的安全知識,課下組織學生編寫黑板報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各村充分利用村喇叭,在節(jié)假日廣播相關的安全知識,告知村民村子中存在的容易發(fā)生溺水、墜落事故的危險源,提醒村民看管好孩子,告誡孩子不要去危險的地方玩耍。同時,在危險源較多的村莊懸掛安全宣傳條幅,在各村的公告欄中張貼宣傳單,以此提高家長、孩子的防范意識。目前,全鎮(zhèn)已懸掛條幅30余條,張貼宣傳單200余張。
狠抓防范措施落實
針對前期排查出的隱患,分類進行整治。池塘、深溝、礦坑、廢棄機井等部位設置安全警示標志;跨河道的橋兩側設置防護欄,無法設置防護欄的要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嚴格落實河長、湖長巡查制度,遇到在河渠、水庫危險區(qū)域玩耍的孩子,要嚴加勸阻和教育;各村安全網(wǎng)格員要盡到安全職責,定期巡查村中的危險源,及時警告、制止靠近危險源的孩子。全鎮(zhèn)已設置安全警示牌150余個,設置防護欄40余處。
通訊員 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