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振彬
責任編輯:鄧夢嬌
3月22日,沂水縣第二中學“讀《雷雨》·繹人生”話劇展演在明德講堂舉行。沂水縣第二中學黨委書記趙忠鋒,副校長張樂濤、王慶華,黨委副書記李增順蒞臨現(xiàn)場。
《雷雨》作為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社會批判性,被譽為“中國話劇百年第一戲”。此次課本劇展演,同學們以精湛的演技和飽滿的熱情,將這部經(jīng)典之作搬上了舞臺,讓師生們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
活動以“三階閱讀法”深度研讀經(jīng)典,初讀梳理家族圖譜,精讀批注人物心理,研讀撰寫角色獨白。學生們在筆記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跡——“繁漪撕碎的藥方是反抗的宣言,還是困獸的悲鳴?”“周樸園凝視舊襯衣時,是否也有一瞬的懺悔?”通過劇本圍讀會與角色競演,抽象的文字化作立體的生命圖景。32個班級歷時一個月完成劇本圍讀、角色競演及舞臺創(chuàng)作,最終呈現(xiàn)了《雷雨》經(jīng)典片段的戲劇盛宴。
舞臺光影流轉(zhuǎn)間,愛恨糾葛徐徐展開。展演中,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程智軒和焦祥悅細膩演繹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恩怨對峙,將角色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繁漪以極具張力的表演引發(fā)共鳴,“戴上繁漪的珍珠項鏈時,我仿佛被她的孤傲與痛苦附體。”飾演繁漪的王涵在后臺哽咽地說。后臺展板記錄的排練手記更展現(xiàn)了學生從文本研讀到舞臺實踐的成長軌跡。許多學生坦言,只有站在舞臺上,才能真正理解曹禺筆下人物的掙扎。三十年代的長衫與旗袍和現(xiàn)代校服交疊,曹禺筆下的階級鴻溝、人性掙扎,化作穿透時空的驚雷,叩擊著學生對“真誠”與“自由”的思考。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為了呈現(xiàn)這場完美演出,演員與幕后工作人員付出了無數(shù)心血和汗水。從劇本研讀到角色揣摩,從臺詞對白到舞臺走位,每一個細節(jié)都力求做到最好。一次次的排練,一回回的調(diào)整,只為將最完美的表演呈現(xiàn)給觀眾。他們揮灑的汗水,都化作了舞臺上的熠熠星光。
戲劇教育不僅是藝術實踐,更是“以文化人”的生命課堂。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學對話,展現(xiàn)了沂水二中“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正如謝幕時電子屏上閃爍的寄語:“讓經(jīng)典成為青春的鏡子,在戲劇的雷雨中,我們終將遇見更遼闊的自己?!保ㄍㄓ崋T 徐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