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主頁 > 臨沂大眾網 > 新聞聚焦 >

羅莊區(qū)革命烈士陵園啟用 156名散葬烈士魂安陵園

2013-04-05 09:49 作者:左肖 羅志強 來源:大眾網臨沂站
3日,156座散葬烈士墓遷入羅莊區(qū)革命烈士陵園,這是首批遷入該陵園的散葬烈士墓。今年“十一”前,該區(qū)將力爭全部完成境內散葬烈士墓的遷移、整合、修繕工作。

         大眾網臨沂4月5日訊(記者 左肖 羅志強)3日,156座散葬烈士墓遷入羅莊區(qū)革命烈士陵園,這是首批遷入該陵園的散葬烈士墓。今年“十一”前,該區(qū)將力爭全部完成境內散葬烈士墓的遷移、整合、修繕工作。

      羅莊區(qū)民政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說,戰(zhàn)爭年代環(huán)境嚴酷,犧牲的烈士大部分就地零散安葬,形成了大量的零散烈士墓。長期處于無人管理狀態(tài),歷經多年風吹雨打,很多烈士墓破爛不堪,雜草叢生,紀念標志難以辨認,還有的被耕地、道路逐漸蠶食。
      另外,還有一部分無名烈士墓散葬在農村,民政部門工作人員通過走訪年長村民確定了信息。據統(tǒng)計,羅莊區(qū)共有267座散葬烈士墓,其中大部分散葬烈士墓無人管理。
      今年清明節(jié)前夕,一部分烈士遺骸陸續(xù)遷入臨沂鑫圣園公墓中的羅莊區(qū)革命烈士陵園。據了解,從去年5月開始,臨沂鑫圣園公墓就著手進行烈士陵園的前期準備工作。烈士陵園建成后占地40畝,包括紀念碑林、烈士紀念廣場、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墻、沂蒙故事場景和墓區(qū)等區(qū)域。
      據工作人員介紹,前期主要做了準備石材、建設院墻、規(guī)劃綠化帶,以及排水、供電等多方面的工作。接到烈士名錄后,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為烈士趕制了墓碑。
      據了解,首批156座遷入陵園的散葬烈士墓來自8個街鎮(zhèn)。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已根據烈士名錄和烈士證書等信息分別整理了烈士生平事跡,這批散葬烈士墓將在清明節(jié)期間全部遷移完畢。同時,對部分家屬不同意搬遷的散葬墓,也進行了修繕。
      預計今年10月1日前,羅莊區(qū)將全部完成所有散葬烈士的遷移、整合、修繕工作。園中紀念設施預計將于明年10月1日前全部完成。
      □背景資料
      在戰(zhàn)爭年代,沂蒙山區(qū)420萬人,有20萬人參軍入伍,120萬人參戰(zhàn)支前,10萬先烈血灑疆場。鄉(xiāng)鄉(xiāng)有紅嫂,村村有烈士。而10萬英烈,除了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安葬極少部分革命功臣遺骸外,大部分散落在各地鄉(xiāng)村。
      臨沂市從2009年底起下發(fā)通知,集中對境內零散烈士墓進行了摸底普查。2011年11月4日,臨沂召開全市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集中管理工作會議,力爭盡快完成1.5萬余座零散烈士墓的集中管理工作,就近將他們安葬在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烈士陵園內,以告慰烈士英靈。
    □現場特寫  “父親安葬在這里,我‘走’也放心了”
      3日上午11時,今年73歲的鄭桂申老人,與親屬們一起來到羅莊區(qū)革命烈士陵園。在第七排一個墓碑前,老人小心翼翼地把懷里的紅色包裹放進墓穴中。
      “這里面是我父親的骨灰,我是他惟一的兒子,父親能安葬在這里,我‘走’也放心了。”鄭桂申老人說,父親鄭夢蘭犧牲的時候,他才四五歲。后來聽家里人說父親1942年就參加了革命,打過很多仗。但是就在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時候,所在隊伍遭遇正在撤退的日軍,父親壯烈犧牲。
      這么多年來,鄭夢蘭烈士一直被安葬在自家地里。清明和春節(jié),鄭桂申一家人都到地里去祭奠。“從很久以前,俺就盼望著父親有一天也能安葬在烈士陵園。”鄭桂申老人說。
      然而,遷入烈士陵園的機會真來了,鄭桂申一開始又不想為父親遷墓,一方面父親已經安葬這么多年了,另一方面也擔心陵園設施不好。直到4月2日,他接到通知后來到烈士陵園看了看,才打消了顧慮。
      3日一早,鄭桂申和親屬們一起,把父親的骨灰?guī)У搅沂苛陥@,他親手放入墓穴中,了卻了多年來的心愿。“我以前怕自己‘走’了以后,父親慢慢被人遺忘,現在安葬在這里,我也就放心了。”
    (責任編輯:江志宇)
手機快拍二維碼 用手機閱讀分享此新聞

[上一篇]   下一篇:沒有了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重磅專題

記者調查

論壇熱帖

臨沂新聞

新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