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臨沂5月13日訊(記者 林偉偉 胡躍東)“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養(yǎng)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我,我的命運將會是什么……”這首《酒干倘賣無》在王琳心中反復吟唱了不知多少遍,她曾設想過多種方式對養(yǎng)育她長大的母親李保葉示以感激,但最后都被自己一一否定,因為那些跟媽媽對自己的愛比起來都太蒼白無力。
最終,在一個桃花盛開的時節(jié),在全縣人民面前,她出人意料地跪倒在媽媽腳下,跪下磕頭謝恩,也許她認為最能表達自己的感恩方式就是下跪。
這一跪,一個催人淚下的養(yǎng)母與養(yǎng)女的深情故事為更多人知曉?!?/font>
24年前,一個殘疾女嬰被遺棄,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把這個孩子抱回家;24年里,一家人為這個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萍水相逢的緣分化作了濃濃親情。24年后,女嬰王琳長大成人,選擇了用愛支撐才能從事的特殊教育,把愛傳遞給她的學生們。
在蒙陰縣岱崮鎮(zhèn)五里溝村,有一個名字,深入人心,她叫李保葉,她是世上最好的媽媽。
在五里溝村乃至全縣,說起李保葉和她女兒的事情,無人不曉無人不知。
“以后我是孩子的親媽,無論多難都會把她養(yǎng)大”
時間回溯到1989年那個寒冷的臘月。
年關臨近,岱崮鎮(zhèn)五里溝村村委大院里輾轉送來了一個用紙箱裝著的棄嬰。天氣寒冷,小嬰兒包在被子里,仍然凍得嘴唇發(fā)紫。打開被子一看,這是個手足扭反的女嬰,看樣子只有一個來月大。鎮(zhèn)干部和村干部抱著孩子張家李家轉了十多家,因為女嬰身殘體弱,沒有一家愿意抱養(yǎng)的。
眼看要過年了,村里決定讓當時的村婦女主任李保葉先養(yǎng)著,等過了年再定去向。李保葉是1977年入黨的老黨員,看著這個苦命的孩子,便和丈夫王家禮商量好,毅然把孩子抱回了家。她給嬰兒買來最好的餅干和牛奶,一勺一勺喂她吃下。
周圍鄰居聽說李保葉家抱回一個小女嬰都趕來看熱鬧,孩子帶著被子只有1.8公斤重,又瘦又小,鄰居們看歸看,可沒一人愿意收養(yǎng),他們擔心孩子養(yǎng)不活。就這樣過了春節(jié),仍然沒有人愿意收留這個無辜的小生命。
李保葉心里犯了難:公公婆婆不同意收留女嬰,自己還要下地干活,誰來照料她呢?最主要的是孩子病得不輕,村衛(wèi)生所的醫(yī)生說孩子難以養(yǎng)活。親友們也勸她:把孩子送人,留下將來也是個累贅。一連串的問題和難處擺在了李保葉的面前,她知道他們說的在理,她也清楚養(yǎng)大個殘疾孩子有多難。不但現在難,養(yǎng)大后更是個愁??赏呀浰说暮⒆?,她怎么忍心把孩子送走,又送到哪去?一個患了嚴重手足內翻的殘疾孩子誰會要?她真的就忍心丟掉這個殘疾嬰兒嗎?
夜里,李保葉失眠了。如水的月光透過窗子溫柔地灑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的枕邊放著剛來家時包著的小被子。她的內心又一次被深深地被刺痛了:人都說只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這孩子的母親咋就這樣狠心??!強烈的母愛讓李保葉最終下了決心。她輕輕地給孩子蓋好被子,把小被子慢慢折起,放在了柜子的最底層。她決定這輩子也不會離開這個可憐的孩子,她就是孩子的親媽,無論將來如何艱難,她都要把孩子養(yǎng)大!
第二天一早,李保葉同丈夫王家禮商量好,毅然決定收養(yǎng)女嬰,并給她取了個好聽的名字——王琳。從此,王家時常傳出嬰兒的啼哭和夫妻倆開心的笑聲,有了這個可愛的小生命,夫妻倆干活更有奔頭了,細心呵護著孩子的每一天。
“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站起來”
“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生命!”抱著這樣的信念,第二年春天,李保葉把兒子送到娘家,拿出全部的積蓄,和丈夫抱著王琳開始四處求醫(yī)。
李保葉和丈夫抱著9個月大的王琳去了泰安88醫(yī)院,為她的雙足實施了手術,可是術后效果不理想。后來又去濟南為王琳定做矯正鞋。一只鐵鞋重達1公斤,穿在孩子腳上,痛在李保葉心上。小王琳連續(xù)穿了3年矯正鞋,仍然沒能站起來,醫(yī)生說這孩子可能要穿一輩子的鐵鞋。李保葉灰心了,但她并沒有丟下小王琳不管,不論是上山侍弄果樹,下河洗衣服,還是到村委上班,她都要抱著,背著,用小車推著王琳。
為了攢錢給王琳治病,李保葉起早貪黑,喂豬、養(yǎng)蠶、下地,不知疲憊地忙碌著。有一天,李保葉帶著王琳在地里干活時,穿著矯正鞋的小王琳在地頭上扶著一根玉米秸努力地跪了起來,她興奮地大聲喊著:“媽媽,我站起來了!我站起來了!”在地里干活的鄉(xiāng)親們都心疼得掉了淚,可憐的孩子把跪直立起來當做站立啊??粗趿湛释难凵?,李保葉再次下定了決心: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站起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保葉從一本雜志上看到了湖南湘潭市中醫(yī)院能治這種馬蹄內翻癥。于是,1995年國慶節(jié)這天,夫婦倆安頓好兒子,將東借西湊來的6000元錢藏在了隨身帶的煎餅里,輾轉坐了兩天兩夜的火車,抱著5歲大的王琳趕到了湘潭市中醫(yī)院進行治療。帶去的錢很快花完了,李保葉趕回家湊錢,為了給孩子治病她不顧自己的顏面,一家家低聲下氣地哀求,少的5塊,多的一百塊、上千塊,跑了30多戶人家,終于湊了兩萬來塊錢。而此時留在湘潭的丈夫王家禮已經吃光了帶去的50多斤煎餅,只好給醫(yī)院打工挑煤球,從一樓挑到四樓,每天挑四趟,連挑了五天,掙點錢維持生活。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小王琳能下地活動了,看到孩子高興地直喊“媽媽,我能走路了,我能走路了!”李保葉夫婦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二十多年時間里,她舍不得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卻給養(yǎng)女買時下最好的衣服、吃食。沒錢為王琳治療手上的疾病,她就每天給她推拿,按摩各個穴位,慢慢地王琳的手就伸展開了。那時為給王琳治病,李保葉欠下下了3萬多元的債,用了13年時間才最后還清。
“兒子回家干活吧,讓妹妹去上學”
會走路的王琳到了上學的年齡,李保葉把她送進了幼兒園,自己的親生兒子卻輟學回家了。李保葉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你身體好將來什么活都能干,可妹妹體質差,干不了重活,上學是她惟一的出路?!?/font>
上學接觸的人多了,王琳難免聽到一些閑言碎語。一天下午放學回家,她大哭著問李保葉:“人家都說我不是媽媽生的,是真的嗎?”李保葉點點頭,她善意地欺騙王琳,說她和哥哥一樣都是從外面撿回來的。李保葉覺得早點告訴孩子比較好,省得長大后還要受打擊。
從小到大,面對王琳,李保葉從沒有憐憫與包辦,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生活的一切靠自己”,鼓勵王琳樹立自強自立的精神。每當孩子有了困難,李保葉并不急于幫助她,而是想方設法引導她,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堅強的性格就是在平時一滴一點小事中形成。由于孩子從小就處與這樣的環(huán)境,久而久之就產生了一股韌勁,自己的事喜歡自己做,即使有了困難她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從不輕易求人幫忙。在王琳眼里,她沒有不能干的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只是要比別人多花些工夫罷了。因為她始終想著媽媽對她說的一句話:“和其他小朋友相比,你確實辛苦了點,但學習的苦不是真正的苦,如果現在不努力,將來長大了,自己什么也不會做,事事要依靠別人,處處比人矮一截,那才是真正的苦?!?/font>
王琳是個陽光女孩,因為在她燦爛的笑臉上,絲毫看不出她會為自己身體的殘疾而苦惱自卑,更看不到她會在困難面前望而卻步。2005年王琳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濰坊幼師特殊教育學校,校方被李保葉的事跡所感動,特許錄取了手腳不十分靈便的王琳。
“我只是做了一個母親該做的”
2010年,畢業(yè)后的王琳,毅然選擇了特教這份需要用愛去支撐的職業(yè)。5月6日下午,在蒙陰縣特殊教育學校,剛剛給幾名智障孩子上完課的王琳顯得有些疲憊。選擇了特殊教育就選擇了奉獻,特教是一份需要愛心和耐心才能從事的職業(yè)。瘦弱的王琳有一顆善感的心,她說正因為自己是殘疾人,所以她更懂殘疾人的需要?!笆菋寢尩膼酆蛨猿?,成就了今天的我?!蓖趿照f她要把這份愛傳遞給她的學生們。
7日上午,我們終于在岱崮鎮(zhèn)一座山上見到了李保葉這位偉大的母親。握手的剎那,我的心一陣顫栗,這是怎樣的一雙手呢?粗糙的老繭、一道道裂口張開著,飽經風霜的臉上早早留下歲月的痕跡。為了讓小王琳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接受教育,李保葉包下村里120畝荒山,和丈夫吃住在山上,打釬、放炮、栽樹、修路,栽上了蜜桃、板栗、李子、杏等果樹,修出了一條環(huán)山路。每年賣果子的錢,第一件想到的是給王琳交學費。
曾被醫(yī)生宣判“難養(yǎng)活”的手足內翻病癥幾乎痊愈,李保葉的無私付出,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命奇跡。而面對這一切,她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只是做了一個母親該做的事,任何一個母親都會像我這么做?!?/font>
母愛不是奇跡,母愛就是母愛,它是一個母親對孩子毫無保留的付出。這是就李保葉,這就是母愛,她就像一粒堅韌的種子,執(zhí)著生長著,懷著恒久而不絕的信念和愛,為王琳遮風擋雨,即使讓她拿出生命來拯救孩子,她也毫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