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聚焦

神十航天員乘組由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組成

2013年06月11日 08:38 作者:孫自法 來源:中新網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fā)言人武平10日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定于6月11日17時38分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中新網酒泉6月10日電(記者 孫自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fā)言人武平10日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定于6月11日17時38分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10日下午,執(zhí)行此次發(fā)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已開始加注推進劑。

      聶海勝簡歷:

      聶海勝,1964年9月出生,湖北襄陽市棗陽人,少將軍銜。高中畢業(yè)時通過空軍招飛,于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1998年1月成為中國第一批航天員。2005年6月,執(zhí)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

      聶海勝兒時生活貧困,常常為幾元錢的學費發(fā)愁,甚至曾用一只兔子代替學費。聶海勝學習刻苦,隨無錢購置資料,但課本上的內容能夠記得清清楚楚。初中畢業(yè),他考上了縣重點高中。學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難,為他補助了救濟金。每次放假,他還去堂兄家?guī)椭崮静摹⒀b茶葉、下地干活,掙十幾塊錢,靠自己的雙手掙出了上高中的學費。

      高中畢業(yè)時,聶海勝遇到了空軍招飛并順利通過,對于自幼憧憬翱翔藍天的他而言,這是一次幸運的機遇。離家時,聶海勝像往常上學一樣只背了一個書包。他不讓母親出門送自己,怕母親難過。在航校,聶海勝也是那一撥學員中的佼佼者,作為同行中第一個"單飛"的人,他被要求講講飛行體會,他只說了一句話:"啥也不想,只管飛!"

      1989年6月12日,聶海勝開始改裝后第一次駕駛某型殲擊機單飛。第二天,他就遭遇險情。當時,他準備飛向4000多米的高空,發(fā)動機"停車"了。瞬間,飛機轉速、高度下降,艙內溫度急劇升高。嘗試多種辦法后,他仍不能阻止飛機下落,地面指揮已經同意他跳傘。此時,飛機距離地面只有四五百米,他不得不按下了彈射開關。睜開眼時,聶海勝已落在了稻田里,飛機摔在了距離一百多米遠的山溝里,著火爆炸了。經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發(fā)動機壓縮器上的葉片出了機械故障。鑒于聶海勝以良好的心理素質沉著冷靜處置險情,想盡一切辦法挽救飛機的勇敢精神,部隊黨委為他記了三等功。

      2005年6月,聶海勝與戰(zhàn)友費俊龍成功執(zhí)行了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在太空工作的115小時32分鐘,他和費俊龍以"零失誤"的標準,完成了所有預定程序和操作規(guī)程,并且首次進入軌道艙進行空間科學實驗,首次完成了我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飛行試驗。任務后,聶海勝被授予"英雄航天員"的榮譽稱號。
        張曉光簡歷:

      張曉光,1966年5月出生,大校軍銜,是1998年選出的首批14名航天員之一。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

      張曉光的家鄉(xiāng)在遼寧錦州黑山縣白廠門鎮(zhèn)城西村欽差溝,一座矮山后面就是張曉光兒時的家。張曉光很少有機會回家探親,但是他的樸實為全村人稱道。"他跟我們也愛說話,沒架子。"村里人說,張曉光每次回來都挨家串親戚,家里人去北京他都找時間招待。姐弟4人里面,張曉光排行最小。通過考飛行員走出大山的張曉光一直都不忘鼓勵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們,并承諾誰考上大學都出資讓他們上學?,F在哥哥姐姐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張曉光包攬了孩子的所有學費和生活費。

      與外界印象不同的是,身為飛行員的張曉光,體育并非強項,"干不動農活"是家人對其的評價。

      對于張曉光而言,最大的遺憾是沒能見上母親最后一面,1997年,張曉光的兒子在四川出生,孩子滿月的時候張曉光還給母親打電話報喜,誰知5天后老人就腦血栓過世了。張曉光一直遺憾母親沒看見孫子,他也沒能見上母親最后一面。

      在神州九號任務中,張曉光也是航天員乘組的一員,但是未能"上天"。

      王亞平簡歷:

      王亞平,1980年1月出生于山東煙臺,少校軍銜,17歲時參加空軍招飛,成為中國第七批女飛行員。2009年5月,中國第二批航天員選拔開始,王亞平通過選拔成為中國首批女航天員之一。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王亞平少時學習、體育成績均較為優(yōu)異,曾經將當醫(yī)生、律師作為自己的理想。1997年,在同學的"慫恿"下報名參加了女飛行員招募,并成功入選。1997年8月,王亞平進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1998年,王亞平就獲得了試飛機會,首次"上天"。2001年從飛行學院畢業(yè)時,王亞平熟練掌握了4種機型的駕駛,成為一名年輕的骨干飛行員。

      王亞平就讀小學的校長王云然回憶稱,王亞平好學、要強、工作能力強,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令人印象深刻。王亞平老家村莊的村民稱,"王亞平的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家里沒有什么背景,全憑著她自己的能力。"

      2008年,王亞平參與了汶川地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云減雨等重大任務,并進入了公眾視野。2010年,王亞平被選中成為預備宇航員,兩年后進入了神舟九號飛船首飛女航天員乘組,但最終無緣"飛天"。

      2013年,神舟十號將發(fā)射上天,航天員班組仍由三人組成。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透露,神九的3位航天員未參加神十的選拔,王亞平是當前唯一參加選拔訓練的女航天員。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原總裝備部副部長張建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神十乘組計劃是兩男一女。由此,王亞平成為了參與神十任務女航天員的唯一人選。
    (責任編輯:江志宇)
手機快拍二維碼 用手機閱讀分享此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