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wǎng)威海3月1日訊(記者 張利然 見習記者 張翊)威海市民陳先生第一次知道“嘀嘀”和“快的”是在今年2月中旬的一次同學聚會上。當時,為了避免酒駕,四五個同學都沒有開車,而是分別使用“嘀嘀”或者“快的”打車來的。這讓他覺得,自己好像Out了。
當天,陳先生就安裝了“嘀嘀”和“快的”,并在此后的半個多月時間里,體驗了這倆“打車神器”給生活帶來的改變:方便和“沾了便宜”的竊喜——與司機“合伙騙這倆冤大頭”的錢時的糾結——出租司機越來越“挑剔”的不快——遠程打車很難打到的不便——“神器”不“神”時的焦慮……3月1日,當陳先生通過大眾網(wǎng)得知威海千余名的哥因涉嫌“騙單”被“嘀嘀”封號的消息時,并沒有感到意外。他說:“(司機和乘客)這么干,是該整治一下子。”
最近一個月來,威海的許多市民和陳先生一樣,感受著“打車神器”給生活帶來的改變。而這改變究竟是什么?似乎很難用“好”與“壞”來形容。
來,我們一起賺這倆冤大頭的錢
自從有了“打車神器”,陳先生打車的次數(shù)明顯多了。以往從威海文化中路新聞大廈到古寨東路大潤發(fā),坐12路公交車一站的距離,步行也只需要15分鐘左右,現(xiàn)在他選擇打車?!拔也挥米呗罚緳C也愿意拉短途賺錢,何樂而不為?”陳先生說。
近期,網(wǎng)上流傳一個段子:“用了嘀嘀叫車。上車后司機問:你裝快的了沒有?我說有。司機說,你用這個再下一個假單我來接,我個一起賺這兩個冤大頭(騰訊和阿里)的錢?!?br style="line-height: 150%; "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雖然不是所有司機都知道這個段子,但如何“作弊”還都有自己的“道道”。2月27日,記者因外出有急事,出門又恰好遇到一輛出租車,便直接上去了。在車上,記者問司機可有什么辦法能省去這筆打車錢。該司機笑著說:“很簡單,你下一個單,就說你要從市區(qū)到煙臺或者初村,就不會有人搶,我就搶了。但你先不要付款,等一段時間再付就可以了?!?br style="line-height: 150%; " />據(jù)了解,由于出租車司機接“嘀嘀”和“快的”單滿10單均有額外補貼,因此,司機們除了拼命“接單”外,如果實在接不滿,也會想辦法來“作弊”,除上述作弊法外,還有更直接的,比如打完車后馬上說有人接單了。
花多少賺多少?司機乘客各有各的“算計”
威海市民于女士家住經(jīng)區(qū),但她上班的地點在高區(qū),平時乘坐公交車需要約40分鐘的時間。但現(xiàn)在,她選擇“打車神器”,全程分為三段打車,過了起步價就下車?!叭绻蜍図樌?,不但速度快,而且省錢!”于女士說。
乘客算計著如何省錢,出租車司機則算計著如何多賺錢。記者和多位出租車司機交談發(fā)現(xiàn),對于用“嘀嘀”“快的”叫車的乘客,他們并不一定都會根據(jù)自己離誰近去選擇,很多時候,他們選擇的標準是“起步價”,也就是說,乘客要走的距離是正常打表起步價(7元),這樣,騰訊或阿里補貼12元,他們就可以賺5元,如果趕上機會好,還會遇到乘客補貼15元或20元的情況。
在這種“算計”之下,出租司機更喜歡拉 “短途客”。
2月26日,記者用“嘀嘀”打車從山東大學(威海)東門到文化中路新聞大廈。一路上,司機的手機響個不停。剛剛走到利群廣場附近時,記者聽到有人叫車從昌鴻生活小區(qū)到海港大廈,便表示:“我不介意你搶單再拉一個人?!钡緳C搖搖頭:“不搶了。從昌鴻打車到海港,怎么著也得十多塊錢,嘀嘀補也就是補12,不合算?!?br style="line-height: 150%; " />“搶單”也要“挑肥揀瘦”,還得忙著賺騰訊和阿里給的“額外獎”,出租車“拒載”就成為再平常不過的景象。
2月18日下午,市民周先生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回家。本來想用“嘀嘀”打輛車,可手機沒有電了。于是,他抱著孩子在路口揮手打車,雖然空車接二連三過去,卻沒有一輛車停下來。沒辦法,他只好抱著孩子,走了20多分鐘才回到家。
2月20日,曹先生從臨港區(qū)準備打車回威海市區(qū),等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有等到一輛出租車。“以往出租車還跑遠道,在城鄉(xiāng)結合部打車也能打車,現(xiàn)在好像不太可能了?!?br style="line-height: 150%; " />路遠打車沒人拉,不會使用“打車神器”的老年人和兒童出行也因為“打車神器”更加不便。在微博上,有威海網(wǎng)友曬出自己用“嘀嘀”打車時遇到一位老人在路邊招手,主動讓司機停車拉著老人,贏得一片“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