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310078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聚焦

兩高工作報告披露:去年825人被宣告無罪

2014年03月11日 07:53 作者: 來源:北京晨報
全國政協(xié)委員、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侯欣一:加快糾正冤假錯案意義重大,全國法院應對當事人長期不服的案件主動認真加以排查和研究?!獧z察機關起訴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非法采礦、盜伐濫伐林木等犯罪嫌疑人20969人,在環(huán)境監(jiān)管、污染治理、生態(tài)修復工程建設等領域查辦職務犯罪1290人。

      張氏叔侄不愿回憶過往。

      陳建陽(左)與田偉冬在法院外合影。

      李懷亮重獲自由。(均為資料圖)

      嚴格排除非法證據(jù)

      尊重和保障人權

      罪刑法定

      疑罪從無

      “冤假錯案一旦發(fā)生,就會造成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司法公信力也會跟著打折扣?!弊罡呷嗣穹ㄔ汉妥罡呷嗣駲z察院昨日的工作報告中,關于“堅決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的內容引起高度關注。代表委員普遍認為,司法人員在偵辦案件時一定要戴上“緊箍咒”,堅守防范冤假錯案的法律底線,“紅線不可逾越,禁區(qū)不能突破”。另外,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污染環(huán)境、性侵女童等民生犯罪,去年司法機關也毫不手軟地進行了嚴厲打擊。

      關鍵詞

      杜絕冤案

      825人被宣告無罪

      “張氏叔侄強奸殺人案”在檢察官張飚的不懈努力下,浙江高院再審宣告張輝、張高平無罪,被羈押已近10載的叔侄被當庭釋放;河南李懷亮涉嫌故意殺人案在平頂山中院宣判,被羈押近12年,多次審理后,李懷亮終于重獲自由;浙江高院公開宣判18年前蕭山搶劫致死案,陳建陽等5被告人罪名不成立……去年,多起冤假錯案的糾正考驗著司法機關的勇氣和決心。

      兩高昨日的工作報告中,關于“堅決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的內容引起高度關注——“尊重和保障人權,恪守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jù)裁判等原則,嚴格排除非法證據(jù),各級法院依法宣告825人無罪,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責”;檢察機關“對偵查機關不應該立案而立案的,督促撤案25211件;對濫用強制措施、違法取證、刑訊逼供等偵查活動違法情形,提出糾正意見72370件,同比分別上升25%和27.3%”。

      遏制冤假錯案需“防”字為先。去年8月,中央政法委出臺首個防止冤假錯案指導意見,要求法官、檢察官、警察在職責范圍內對辦案質量要終身負責,并建立健全冤假錯案的責任追究機制。

      觀點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從數(shù)量上看,冤假錯案雖然不多,可一旦發(fā)生,就會造成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司法公信力也會跟著打折扣。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齊奇:我國尚未完全建立“以審判為中心、保障法院依法獨立辦案”的刑事司法機制;面對疑案過于遷就,勉強下判,導致了冤錯案件發(fā)生。

      全國政協(xié)委員、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侯欣一:加快糾正冤假錯案意義重大,全國法院應對當事人長期不服的案件主動認真加以排查和研究。

      全國政協(xié)委員、四川鼎立律師事務所主任施杰:盡快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錯案責任追究制,對辦理的案件質量要進行嚴格把關,對司法人員的行為規(guī)范建立評判和追責機制。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預防辦案人員越過法律底線,釀成冤假錯案。

      關鍵詞

      打擊老賴

      7.2萬名失信者受懲戒

      被執(zhí)行人不履行義務惡意逃避執(zhí)行一直是法院“執(zhí)行難”的重要原因。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作工作報告時說,去年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制度,實行公開曝光;對7.2萬名失信被執(zhí)行人進行了信用懲戒,約20%的失信被執(zhí)行人主動履行了義務。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鳳英認為,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呈現(xiàn)一定的滯后性,國內信用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失信成本過低,導致如惡意欠薪和逃廢銀行債務等社會信用缺失的狀況屢有發(fā)生。

      基于此,建立健全懲戒制度,壓縮惡意逃債者的生存空間,成為人民法院執(zhí)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全國法院建立了“失信者黑名單”制度,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被人民法院逐步向社會公布。

      不久前,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等8部門共同簽署“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對失信者被執(zhí)行人進一步采取懲戒措施,包括禁止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限制在金融機構貸款或辦理信用卡等。

    (初審編輯:莊紅   責任編輯:李龍)
手機快拍二維碼 用手機閱讀分享此新聞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jīng)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