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日報報業(yè)集團選派“第一書記”耿兆國(左一)高山 (左三) 與村民交流大棚草莓種植
大眾網臨沂1月5日訊(見習記者 鄧夢嬌)“臨沂日報報業(yè)集團選派的兩位‘第一書記’不但幫助村里解決生活上的難題,而且村里的草莓產業(yè)發(fā)展也有了自己獨特的品牌,他們就是我們村的致富指路人?!蓖躅洞妩h支部書記王上慶高興地告訴記者,“第一書記”耿兆國、“副書記”高山在駐村一年多的時間里,爭取各類國家扶持資金400多萬元,幫助村民開展農業(yè)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村里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草莓種植是王疃村的傳統(tǒng)主導產業(yè),在草莓種植大戶王長師的采摘基地里,新提升改造的高標準鋼結構大棚寬敞明亮,大棚內20℃左右的溫度讓人感覺溫暖如春。眼下正是草莓結果的關鍵時節(jié),王長師正忙著給草莓授粉。
談起以前的草莓種植,王長師搖了搖頭說:“原來的草莓大棚都是簡易棚,根本不敢種多了,灌水都是通過自己挖的小水井,一畝地辛苦一年也就能掙個1萬元錢左右?!?/p>
“第一書記”耿兆國告訴記者:“駐村后,我們發(fā)現落后的“老舊簡易大棚”和“大水漫灌”方式是阻礙王疃村草莓產業(yè)進一步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就想從改造提升草莓種植方式入手,把草莓大棚進行提升改造,而且不用每年重復建設,這樣就可以減低成本,提高效益。”
“現在可是今非昔比了,自從“第一書記”組織我們到外地參觀學習草莓種植和建設高標準草莓大棚等先進技術后,王疃村的草莓種植技術有了很大提高。現在改造成了鋼結構大棚,管理上也更精細了。澆水由大水漫灌改成滴灌,棚內的濕度和溫度要控制好,還新引進了將軍和紅顏等新品種?!蓖蹰L師喜笑顏開地說:“我現在一畝大棚的草莓年收入就有3萬多。這不,我新上了好幾個大棚呢。”
王長師告訴記者,“第一書記”駐村以來,協調了200萬元資金,在村南湖開挖了面積為15畝的大口井,建設了一處滴灌站,鋪設管道2000米,解決了村南600畝草莓基地灌溉難題。并爭取市農業(yè)開發(fā)辦項目資金44萬元,將村南草莓基地東側的40畝老舊大棚全部拆除,用于草莓大棚改造提升,建設高標準鋼結構大棚,建起了產量12萬公斤優(yōu)質草莓基地。
農民要致富,前期資金投入是關鍵。“在幫扶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許多村民需要擴大種植規(guī)模,但手中資金有限,我們成立的資金互助會就發(fā)揮了很好的幫助作用?!薄案睍洝备呱浇榻B,根據王疃村草莓產業(yè)結構特點,他們積極向臨沂市扶貧辦爭取成立王疃村村民發(fā)展互助資金協會,由市扶貧辦撥付資金20萬元,目前已發(fā)展村民50戶入會,極大地方便了草莓種植戶及時申請小額貸款。
生產上的增收路子理順了,改善村里的民生狀況又成了擺在耿兆國和高山面前的問題。
“俺們村過去有毛皮加工廠,村里面的水被污染了,每次喝水都要去七八里遠的樹沂莊拉水喝?!闭勂鹄鹊臍v史,村民王重遠滿是心酸。“用塑料桶,使四五個,吃個在一集上,再去馱。”
“第一書記”任職工作組發(fā)現這一情況后,積極向水務部門爭取自來水改造提升工程,投資55萬元,新挖水井,重新鋪設自來水管,村民很快就可以吃上安全放心的自來水。
“現在水井已經建好,等著自來水架到家門口,俺們就可以告別‘馱水’喝的生活了?!蓖踔剡h憧憬著。
此外,“第一書記”工作組還積極協調市財政局、市交通局,爭取道路硬化建設資金30萬元,對村南2條主要街道進行硬化,并對3條生產道路進行了統(tǒng)一整修。與此同時,“第一書記”籌措資金15萬元,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了綠化、亮化,栽植各類苗木2000多棵,安裝太陽能路燈25盞,街道面貌煥然一新。
談起下一步的工作,“第一書記”耿兆國表示,隨著王疃村草莓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草莓產量逐年增加,村民收入連年攀升。為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解決村內富余勞動力,“第一書記”工作組計劃投資1000萬元成立王疃村草莓合作社。據耿兆國介紹,合作社將以草莓收購、精細加工、速凍冷藏為主,占地面積7畝,建設2000噸位冷庫,可實現年產值2000多萬元。合作社建成后,實行精細加工,每斤草莓收購價格可提高0.4元左右,每畝可增加收入3200元,并可安排村內富余勞動力600人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