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310078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臨沂新聞

張守信:小鏊子大產業(yè),邁開步子闖世界

2014年05月16日 10:34 作者:孔紅星 來源:大眾網
一個生鐵鏊子,一堆燃燒的秸稈,母親眼睛被煙熏的通紅。這是張守信小時候看到的母親烙煎餅的情景。那個時候,小小年紀的張守信坐在母親旁,就心想:怎么才能讓媽媽不受這份罪!孩童時稚嫩的理想,成就了張守信后來的事業(yè),2009年,張守信研發(fā)的電磁鏊子在山東省第十二屆廣告節(jié)上大放異彩。隨后,一系列鏊子產品在張守信手中誕生。如今,張守信和他的鏊子產品已經名揚海內外。

    張守信研發(fā)電磁鏊子后,注冊公司,大規(guī)模生產。

    2009年,山東第12屆廣告節(jié)上,張守信帶著剛剛研發(fā)的電磁鏊子進行展示,引起眾人的參觀。

    2014年4月,張守信給蒙陰縣《舌尖上的中國2》出鏡人員送去了電磁鏊子。

      記者 孔紅星

      一個生鐵鏊子,一堆燃燒的秸稈,母親眼睛被煙熏的通紅。這是張守信小時候看到的母親烙煎餅的情景。那個時候,小小年紀的張守信坐在母親旁,就心想:怎么才能讓媽媽不受這份罪!孩童時稚嫩的理想,成就了張守信后來的事業(yè),2009年,張守信研發(fā)的電磁鏊子在山東省第十二屆廣告節(jié)上大放異彩。隨后,一系列鏊子產品在張守信手中誕生。如今,張守信和他的鏊子產品已經名揚海內外。

      心疼母親被煙熏 立志發(fā)明電鏊子

      “小時候,在農村吃上麥子煎餅就算不錯了。”5月11日,電磁鏊子發(fā)明人張守信憶起小時候的生活,感慨地說。張守信出生在臨沂市河東區(qū)的一個農村家庭,在兄弟5個中年齡最小。他的鏊子情懷,便源于孩提時清貧的生活。

      由于家里人口多,每次烙煎餅的時候,張守信的母親都烙很多。“那個時候都是拿地瓜干、玉米面做煎餅,一大早,哥哥們就要起來幫母親推磨碾面?!睆埵匦耪f,他年齡小,所以能經常陪在母親身邊。每次煎餅烙了幾大蓋頂,母親的手背被火燎紅了,眼睛也被煙熏流淚發(fā)紅。這一情景深深地印在張守信的腦海里。

      長大后,張守信外出求學,和多數山東青年一樣,一大捆煎餅、幾大碗咸菜,成了他初中和高中時的主要飯食?!安恢缽氖裁磿r候開始,腦海中有種朦朧的想法,要是有一種不用火的鏊子,那母親就不用受這份罪了?!睆埵匦耪f,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母親坐在鏊子旁烙煎餅的時候不受煙熏就行。

      “如果市場有賣的,一定要給母親買一個,如果沒賣的,自己就發(fā)明一個!”這個想法成就了張守信后來的事業(yè),也改變了他和家人的生活。

      “電磁”風暴襲市場 六次南下尋技術

      上世紀八十年代,張守信參軍到了南方。退伍后并沒有馬上回臨沂老家,而是在南方的經濟大潮中接受了歷練。幾年后,他開始創(chuàng)業(yè),著手廚具生意,并從南方回到老家。在臨沂批發(fā)市場發(fā)展大潮中,有張守信的身影,通過自己的打拼,他的廚具生意越做越大,閱歷也越來越豐富,發(fā)明電鏊子的想法卻始終沒忘。

      2009年,全國廚具行業(yè)刮起了一場“電磁”風暴,各種電磁廚具開始角逐市場,市場前景一片大好。此時已經在廚具行業(yè)立足的張守信,腦海中蹦出一個想法:“這種電磁技術能不能用在鏊子上?”

      其實,多年來,張守信一直在關注煎餅的制作方法?!半S著社會的發(fā)展,雖然烙煎餅時開始用煤球爐和燃氣,但坐在鏊子旁還是很熱,并且由于鏊子受熱不均勻,很難烙出好煎餅?!睆埵匦耪f。

      有了“電磁鏊子”的想法后,張守信六次南下,到廚具生產廠家找工程師,探討電磁鏊子生產工藝?!澳戏饺撕苌俪约屣?,有的工程師根本不知道鏊子為何物?!睆埵匦呕貞浾f,他離開一個廠家,又趕往下一個廠家,先后走訪了十幾家工廠,直到找到理想的工程師和技術工藝。

      鏊子亮相展會 商機撲面而來

      不達目的不罷休。張守信從南方聘請了工程師,開始在自己的廠房內研究?!坝幸欢螘r間,我整天待在車間里,和工程師、技術人員探討鏊子生產技術工藝。”張守信談起當年研發(fā)電磁鏊子,依然很興奮?!鞍l(fā)熱底盤是鏊子的核心,圓形、方形、菱形、橢圓形等等,各種款式的都嘗試了,把測試結果做了詳細的記錄?!?/p>

      “別研究了,肯定不會成功的?!毖邪l(fā)新品阻力不僅來自技術,幾位朋友得知張守信在研究鏊子,有的向他潑冷水。雖然朋友認為鏊子太土,市場前景不大,但張守信還是堅持了下來。

      “成功了!”2009年6月的一天,車間內傳來張守信興奮的喊聲,他的電磁鏊子在經歷無數次實驗后,終于問世了。

      2009年9月,山東省第十二屆廣告節(jié)開幕,張守信帶著他的電磁鏊子參會?!氨緛碇皇窍胱鲆淮纬晒故?,卻引起了轟動?!睆埵匦乓庾R到,現場吸引那么多人關注,鏊子產品會有廣闊的前景,他感覺自己可以把電磁鏊子當成一種產業(yè)來做?!芭R沂是一個商貿城市,不乏知名產品,但缺少自主品牌。”張守信覺得他自主研發(fā)的電磁鏊子市場潛力巨大。

      “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自有品牌無疑是開發(fā)市場的利器。”張守信說,他及時對電磁鏊子進行了產品及企業(yè)的各項認證,就這樣,電磁鏊子生產線逐步走上了正軌。“煎餅,這個沂蒙老區(qū)的特色食品,從此開始實現從手工化生產到機械化加工的轉變?!碑a品已經成熟,張守信也開始謀劃開拓市場。

      小鏊子大產業(yè) 邁開步子闖全球

      電磁鏊子已經面世,張守信正準備甩開手腳大干一把,而此時,卻再次傳來朋友的質疑聲:“中國吃煎餅的地方主要是山東,即便在山東,也并不是每個地方都吃煎餅,市場需求也不會太大?!泵鎸ε笥训馁|疑,不服輸的張守信帶著鏊子“闖關東”,到東北去開拓市場。

      出乎意料的結果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從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來臨沂找張守信洽談鏊子生意的人絡繹不絕?!耙粋€電磁鏊子也值不多少錢,但他們卻坐飛機來考察,說明他們對這個新產品感興趣?!笔袌鲂枨笠龑?,鏊子漸漸實現了規(guī)?;a,張守信也慢慢展開了更大的市場布局。

      在山東第十二屆廣告節(jié)展會上嘗到甜頭后,張守信在2010年首屆臨博會上再次發(fā)力,展會幾天時間,東三省分銷網絡基本建立起來,還斬獲了200多萬元的訂單。在隨后兩屆臨博會上,張守信每屆攬金均在600多萬元以上,2012年更是搭展會東風,成功舉辦了自己的全國經銷商大會,吸引了300多位客商加盟,“借助家門口的博覽會,我的鏊子產品已實現了國內江北所有省市全覆蓋?!?/p>

      在2012年第三屆臨博會上,張守信開出了外貿首單,當時來自羅馬尼亞的外商對他的產品很感興趣。通過與外商面對面洽談,張守信得知可麗餅、班戟和飛餅等食物在歐洲和印度很有名,做法跟煎餅類似,自己的電磁鏊子在當地大有市場,這讓張守信將目光投向了海外。

      為了謀劃國際市場,2013年年初張守信注冊成立了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貿易公司,并將國際業(yè)務部設在了臨沂港。去年6月份,張守信攜帶電磁鏊子、灌腸機、絞肉機等產品遠赴匈牙利參展,一舉與兩家頗具實力的外商達成合作意向,成功開辟出海外營銷渠道。

      放不下的鏊子情結 挖不盡的歷史文化

      “鏊子不僅僅是一種炊具,更承載了一種文化。”張守信說,自從他接觸鏊子之后,對鏊子的來源及相關文化更加感興趣,他也開始挖掘鏊子的歷史。“鏊子有數千年的歷史,從出土的鏊子來看,青銅、陶瓷等材質各不相同,山東各個地區(qū)鏊子的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于是產生了不同的文化?!睘榱肆私飧嚓P于鏊子的歷史,張守信趕赴日照市莒縣博物館,參觀了館內陳列的漢代鑄造的鐵鏊子,這件出土文物表明,煎餅作為沂蒙山區(qū)獨有的食品,已經擁有2000多年的可考證歷史。

      張守信說,關于鏊子的記載,從宋朝之后就很普遍了。另外,他查閱相關資料得知,著名的沂蒙七十二崮中有一個崮被稱為鏊子崮,位于臨沂市沂水縣高莊鎮(zhèn)境內,張守信也多次到該崮考察。據民間記載,從遠古時代,人類就在此地繁衍生息,進化變遷,在很久以前這里已經有了一縷縷炊煙,石鏊、陶鏊、青銅鏊、鐵鏊等炊具相繼在這里誕生,生食向熟食過度在這里發(fā)生,原始的食文化在這里形成,后來形成了以張氏族部落為首的東夷地區(qū)。到底是鏊子模仿了山,還是山長的像鏊子,無從考證,但鏊子崮之名從此叫起來了。

      電鏊子發(fā)明后,張守信與鏊子從此結下不解之緣,他也更加注重對沂蒙山地區(qū)的地方文化品牌的研究。他先后出資注冊了“沂蒙溫泉”、“湯頭溫泉”、“野館湯泉”、“南洋恒信”、“南洋雄獅”、“雄獅”、“易通”、“沂蒙鏊子”、“鏊子崮”、“天食源”、“天時源”等十余個商標。

      以產業(yè)為基礎,張守信相繼成功實施了以易通牌電磁鏊子為中心課題“母親工程”;以天食源品牌生態(tài)食品為中心課題的“民生工程”;易通牌電磁系列產品作為低碳環(huán)保、節(jié)能減排的重點項目獲國家專利,被環(huán)保部門認定為代表國家“兩型經濟”的“惠民工程”。此“三大工程”為張守信的輝煌人生歷程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初審編輯:莊紅   責任編輯:王目光)
手機快拍二維碼 用手機閱讀分享此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