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海林)
網(wǎng)上,文藝青年們都說《白日焰火》不好?
好吧,作為資深文青,竊以為即使拋開獎杯,《白日焰火》也是近十年最佳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很多人會想起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要我說,那小說是克制的,電影卻變得濫情了,濫情可以贏得票房,正如《嫌疑人X的獻身》,但濫情卻是毀掉一部牛逼影片的最好方式?!栋兹昭婊稹纷罱K沒有走向濫情,盡管它一直在濫情的邊緣。有一種力量在緊緊抓住它,這力量就是懷疑。這個所謂懷疑不是劇情中的偵探的思維狀態(tài),是作者始終揮之不去的對人性的深刻懷疑。懷疑是這部影片最大的魅力。
很想談談敘事,我們的電影不會敘事。因為太想講清楚了,所以我們的電影敘事不行。想講清楚為什么敘事不行呢?政府工作報告應該盡量講清楚,而故事不能停留在“講清楚”這個層面。故事需要云詭波譎,淺入深出,高超的故事講述者,應該對自己的敘事有充分自信,并不受任何sb的干擾,堅持自己的方式,去將故事徐徐道來。
老牌編劇刁亦男,他熟悉那一套講故事的方法,他有很多手魔術(shù),他的厲害之處是,只露一手就收。
開場的離婚,男主角在槍戰(zhàn)中受傷,傷后在立交橋橋下雪地里酒醉后的哭泣,背景和前史的故事足夠豐富,無需一一道來,已集中呈現(xiàn)出一個失敗的人生。故事無需講白了,只講冰山一角,就可以讓你感到寒冷。情緒貫穿情節(jié),心理時空大于現(xiàn)實時空,則是《白日焰火》重要的敘事特征。
那時不時出現(xiàn)的滑向遠處黑暗的一雙腳,音樂產(chǎn)生的冥想,居然是象征主義。在疲于講清楚故事的中國電影里,這真是久違了。是想象,是幻覺,還是平行蒙太奇?都不是,是心理鏡像,是走向深淵的象征,是后續(xù)劇情的預示,也是另一個空間壓向主人公的力量。這打破了現(xiàn)實時空,真正進入了心理時空,敘事于是產(chǎn)生了多重性。蒙太奇最適合表達意識流了,可惜很久沒人用了。
第一場戲,尸塊在煤車里,后面是一輛軍車,車上軍人在唱《打靶歸來》,這是什么?后面為什么不可以是灑水車?公交車?為什么要是軍車?我們看到劇本里就是這么寫的,拍就是這么拍的,為什么?氣氛和氣質(zhì),是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家沒法給你講明白為什么一定要是軍車,正如骯臟的澡堂和燈光昏暗的舞廳,這都是故事成活的營養(yǎng)基。
在死而復生的王學兵身上,我們看到了格雷厄姆·格林的《第三個人》的氣質(zhì),活著的幽靈無處不在,緊張而親切的殺手,從劇情功能上,是本格派推理小說中的影子兇手或偽兇手。但他在99年第一次搶劫就失手殺死了人,那欲說還休的往事,處處閃現(xiàn)出“時代”的影子。
那是幽靈的腿嗎?還是我們心中的鬼?在滑向危險的黑暗的瞬間,已是向自己背叛的時刻,令人心碎的過往和慘白的現(xiàn)實,無不在訴說那幽幽人心。
良家婦女因為兩萬八的皮大氅賠不起而殺人,這已經(jīng)是確定無疑是日本社會派的風格了。從99年到今天,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我們的社會發(fā)生了什么。組接社會新聞,基本不加修飾就拍成一部電影,跟行為藝術(shù)沒啥區(qū)別。電影要講人生的故事,電影人要展現(xiàn)自己的智力和思考力,《白日焰火》不屑于停留在新聞轉(zhuǎn)帖的層面,在故事中燃燒,在人物關(guān)系中傳遞能量,讓他們互相發(fā)熱,始于社會,終于人性,這是遠遠超越“物質(zhì)世界的復原”的藝術(shù)家的態(tài)度。
廖凡的舞蹈讓我們想起馬龍·白蘭度在《巴黎的最后探戈》的脫褲子露臀舞蹈。之前發(fā)生了什么?他跟伙伴們慶功,他若無其事,熱烈地融入勝利歡快的氣氛中。這之前,他交出皮大氅,重要的殺人證據(jù),讓桂綸鎂的殺人罪板上釘釘。余華曾經(jīng)認真研究了大師們在重大情節(jié)時是如何描寫人物內(nèi)心的,余華的研究結(jié)論是:大師在這個時候什么都不描寫?!栋兹栈鹧妗吩谶@個重大的劇情轉(zhuǎn)折處,做到了“什么都不描寫”。大師之所以是大師,在于重大情節(jié)前后,都做了充分的描寫,所以高潮是水到渠成?!安粚憽笔且环N更高級的“寫”。積蓄的能量在舞蹈中釋放,這是一個精心的設計。廖凡的舞蹈是超越文學的電影表達,是演員的作家形態(tài),是角色自我觀照下的詩意升華,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沒有描寫的描寫。
最后講一講現(xiàn)代性
王家衛(wèi)以密集話癆般的哲思小語做旁白,以小資身份粉墨登場,已經(jīng)二十年了,中二裝逼一以貫之,在別人都去拍商業(yè)片時,他還在戴墨鏡拍裝逼的電影,堅持到最后,大師都賣淫去了,原來的裝逼犯成了真牛逼,中二成為中年,居然升級成仙,原因只在于一以貫之。我的拍檔閆剛老師說:王家衛(wèi)在西方的成功,我覺得有一條,因為他有現(xiàn)代性。閆剛老師的話深得我心。
正如很多人不理解高行健為何得獎,莫言為何得獎,諾貝爾獎評委顧彬說,中國很多小說家還在寫故事,也許我太傳統(tǒng),我還是要看到現(xiàn)代性。對于經(jīng)典領(lǐng)域,現(xiàn)代性還是一種強大的傳統(tǒng)。余華也許并沒完全意識到,當他拋棄現(xiàn)代性,開始寫故事,那一刻,就在遠離諾貝爾獎。其實,諾貝爾獎對作家來說也許不是唯一,也沒那么重要(我這話絕對裝逼),但是,現(xiàn)代性對于經(jīng)典敘事很重要。
關(guān)于什么是現(xiàn)代性,諸位可以去百度一下。
精煉、濃縮,只提供直觀感受,不宣泄情感,不宣講道理,人生的無意義,錯覺,幻象,毀滅,世界的荒誕次序和哲學的無次序,所以,不要把《白日焰火》僅僅看成是一部文藝氣質(zhì)的類型片,或類型片氣質(zhì)的文藝片,它與眾不同的是它具有現(xiàn)代性。
用自然主義的手法講述極具戲劇性的故事,在一片臟亂差中作詩,是作者悠然冷酷的情懷。
獎杯崇拜是另一種被建構(gòu)。但它是一種證明,其實也無需證明,影片本身就是最大的獎杯。
我是聽著歐陽菲菲的《向往》寫下這篇影評的,那久違的迪斯科旋律,是那一代文藝青年送給自己青春的挽歌。泣血埋葬自己,也算是開槍為你送行。這其實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