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0

通訊員qq群:205620460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文體綜合

傳統武術與競技武術同臺獻藝 能否協調發(fā)展存疑

2014年08月11日 10:21:00 作者:慈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
8月8日~9日,首屆全國武術運動大會在天津工業(yè)大學舉行。正如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高小軍所說,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過去是“老死不相往來”,現在終于有機會走到一起了。業(yè)內人士表示,全國武術運動大會的誕生為化解中國傳統武術與競技武術長久以來的分歧走出了一步。

      8月8日~9日,首屆全國武術運動大會在天津工業(yè)大學舉行。此次比賽的最大亮點,是競技武術范疇的武術套路、散打等項目與傳統武術的比賽同臺進行。正如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高小軍所說,競技武術與傳統武術過去是“老死不相往來”,現在終于有機會走到一起了。

      雖然統一在武術的大旗下,但長期以來競技武術和傳統武術都是各有各的比賽,而且彼此都看不慣對方。傳統武術界人士認為競技武術難以體現武術的真諦,是變了味的武術;競技武術界人士則認為武術如果想更好地向世界推廣,必須消除神秘感并進行標準化改革,而這一點卻是傳統武術界人士難以理解的。

      無論傳統武術還是競技武術,都是中國武術的組成部分,高小軍表示,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早有想法,希望有一項大賽能夠同時包括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這樣的比賽才能展現完整的武術。

      當傳統武術與競技武術同臺展現時,觀眾們既能看到在國內外重大比賽如全運會、亞運會上呈現的競技武術,也能看到博大精深的傳統武術,本次大會共展示了40多個拳種,每一個拳種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色。

      當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同時出現在觀眾面前時,觀眾也更容易判斷出標準化的競技武術與百花齊放的傳統武術之間的巨大區(qū)別,觀眾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競技武術只是武術為進行國際推廣的需要演變出的一種形式。看了這樣的大會,再也不會有人以為競技武術就能代表整個中國武術,相反,人們會直觀地體會傳統武術“博大精深”4個字的含義。

      業(yè)內人士表示,全國武術運動大會的誕生為化解中國傳統武術與競技武術長久以來的分歧走出了一步。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國武術,既需要進行標準化改革的競技武術,也需要保護好作為中國武術根基的傳統武術,二者之間本不該存在矛盾。不過,傳統武術與競技武術的裂痕已深,未來二者能否協調發(fā)展,僅靠一個全國武術大會顯然是不夠的。

      本報北京8月10日電 本報記者 慈鑫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李龍)
手機快拍二維碼 用手機閱讀分享此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