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0

通訊員qq群:205620460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文體綜合

著名畫家傅洵山水畫展在北京紀曉嵐紀念館舉辦

2014年09月12日 09:39:00 作者: 來源:新華文娛
著名畫家傅洵山水畫展于9月10日在北京紀曉嵐紀念館開幕。傅洵先生在我國第三十個教師節(jié)之際舉辦畫展,是為緬懷先師秦仲文、吳鏡汀先生,共展出他近年佳作60多幅。

       著名畫家傅洵山水畫展于9月10日在北京紀曉嵐紀念館開幕。傅洵先生在我國第三十個教師節(jié)之際舉辦畫展,是為緬懷先師秦仲文、吳鏡汀先生,共展出他近年佳作60多幅。

       中國文聯(lián)原副主席白淑湘、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周文彰、北京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巴愛民、紀曉嵐紀念館館長李新永及著名畫家劉牧等首都書畫界人士二百多人參加了展覽開幕式。

       傅洵,1946年生,北京人,滿族富察氏家族,屬鑲黃旗籍,號綠茜堂主人,現(xiàn)為中國畫研究會理事、中國書畫家聯(lián)誼會理事、齊白石藝術研究會理事、收藏家協(xié)會特聘畫師。傅洵早年師承溥雪齋先生,后拜師著名山水畫家吳鏡汀先生專習山水,向著名畫家秦仲文先生學畫墨竹。他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1985年與劉牧等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九人聯(lián)展,1993年在美國紐約舉辦傅洵山水畫大展。其作品被《中南海畫冊》(第一冊)收錄和多家博物館收藏。

       在談到這次畫展初衷時,傅洵先生說,他少時得到前輩大家溥雪齋、秦仲文、吳鏡汀諸先生的教誨,尤其在靈懷閣鏡汀先生門下,做人作藝受益終生。先賢們有很多東西是值得今人仰慕并學習的。“關于中國畫,我追求的是‘我有我法中的無一筆無出處’。無一筆無出處,并非無自己的風格面貌,而是首先對傳統(tǒng)筆墨的沁習爛熟于胸,然后在人生的過程中對傳統(tǒng)文化最本質的東西——精神實質或中國畫的神髓,也就是中國文人的精神面貌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以這個傳統(tǒng)筆墨的功力和對精神實質的理解、把握為基點為規(guī)矩為度,再怎么變也不會脫離軌道,就可以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就有了中國畫的形神氣。我的審美情趣在傳統(tǒng)的筆墨、氣韻、虛實、布局上氣的流動,筆墨的運用上要給人活和靈動的感覺。我喜愛、傳承和追循中國畫中薄中見厚、飄逸靈動、布局空靈、筆墨灑脫的一脈。傳統(tǒng)筆墨和精神實質是度是出處是綱,法可以變,隨心而已。人和人法本不相同,不去刻意追求形的同,所追求的精神實質不走樣,之后真情流露法自不同,也就有了自己的風格?!?/p>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李龍)
手機快拍二維碼 用手機閱讀分享此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