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0

通訊員qq群:205620460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文體綜合

行業(yè)洗牌!網絡劇將逆襲電視???

2015年02月12日 14:44:00 作者: 來源:新華娛樂
此外,“限娛令”“限外令”等針對電視劇、綜藝節(jié)目、引進劇等的管控政策,也為網絡劇、制作公司、視頻網站贏得寬松發(fā)展環(huán)境。 業(yè)內認可的藝恩咨詢近日發(fā)布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在線視頻市場規(guī)模為180億,預計2017年有望達到400億;在線視頻網絡劇廣告收入約1億;主流視頻網站2015年網絡劇投入資金15億。

       2014年被業(yè)內定義為“網絡劇元年”,以《萬萬沒想到》、《報告老板》、《匆匆那年》等為代表的網絡劇在互聯網掀起熱潮,他們的播放量不斷刷新著多項紀錄,更獲得了受眾的高度關注和認可,為整個影劇市場帶來了顛覆性的創(chuàng)新,致使視頻及新媒體播放平臺愿意為越來越多的內容提供展示機會,這客觀上促使了一大批獨立網絡劇制作公司的誕生,而與此同時,卻也讓“互聯網概念”被認定為在制造“威脅”。那么,網絡劇能否顛覆傳統電視行業(yè)的運作模式,視頻網站又是否能讓電視臺及傳統電視劇制作行業(yè)面臨如唱片業(yè)一樣的命運呢?

       此消彼長,政策環(huán)境造就利好態(tài)勢

       2014年4月15日,總局召開2014年全國電視劇播出工作會議,會上宣布,自2015年1月1日開始實行“一劇兩星”政策——即同一部電視劇每晚黃金時段聯播的綜合頻道不得超過兩家。

       “一劇兩星”,在某種程度上,為網絡劇的發(fā)展提供了巨大契機。電視劇高昂的制作成本迫使其投資一直依靠“四星聯播”賴以生存,而從“四星時代”跌落“一劇兩星”的低谷,這無疑是電視劇投資人的噩夢,電視劇市場投資也因此呈一時潮退之勢。而網絡劇領域卻正好相反,相對成本低廉的網絡劇不僅不受影響,反倒乘機追加投入,試圖在傳統電視劇市場的裂縫中拔地而起,建立自己的王國。不得不說,這得益于互聯網的優(yōu)勢——嗅覺靈敏,反應神速。

       此外,“限娛令”“限外令”等針對電視劇、綜藝節(jié)目、引進劇等的管控政策,也為網絡劇、制作公司、視頻網站贏得寬松發(fā)展環(huán)境。而網站自審自查、后審的機制,使網絡視頻審查的空間相對彈性。受政策制約,觀眾在傳統電視劇里無法看到的內容——諸如警匪、罪案、靈異、鬼神等等,卻可以在網絡劇中得到滿足,這無疑為網絡劇的發(fā)展又增添一個砝碼。

       大投入大制作,開發(fā)潛力不容小覷

       有數據顯示,僅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網絡視頻市場廣告收入就達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6%。依照目前的趨勢,2015年各大視頻網站的自制投入將進一步加大。從各大視頻網站在2014年紛紛舉辦的項目推介會上看,未來一年主推的項目,除了花高價買各種綜藝節(jié)目、影視劇的版權外,為了加強差異化競爭,更是將網絡自制劇作為他們博弈的一大焦點。優(yōu)酷土豆今年在自制劇方面的投入將達到6億元之多;騰訊視頻則宣布2015年將在去年上線的10部總播放量超10億的自制劇的基礎上,繼續(xù)擴大規(guī)模;而搜狐視頻方面透露,2015年將繼續(xù)打造一批自制作品,開創(chuàng)定制周播劇場,達到200集規(guī)模。

       業(yè)內認可的藝恩咨詢近日發(fā)布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在線視頻市場規(guī)模為180億,預計2017年有望達到400億;在線視頻網絡劇廣告收入約1億;主流視頻網站2015年網絡劇投入資金15億。而2015年中國網絡自制劇集數將達3000集左右。

       更好的互動體驗,引發(fā)受眾用“腳”投票

       藝恩咨詢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guī)模4.39億占總數的83%,這數以億計的網民便成了網絡劇制作方最有力的靠山。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等著下一集播出,還要忍受中間插播廣告的傳統電視劇正在為當下年輕人所拋棄,而更加自由的網絡平臺則成為首選。網絡劇對網民的研究和引導,對年輕人群中的潮流和爆點的敏銳發(fā)現,都是傳統劇所不能比擬的。傳統劇只是一群“高齡”從業(yè)者試圖接近年輕人,而網絡劇的主創(chuàng)人員本身就是年輕人,其間差別不可以道里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噴薄而來,更給網絡劇行業(yè)提供個進一步的想象空間。隨著互聯網、智能終端的普及,用戶已經養(yǎng)成了網絡觀看視頻的習慣,多屏化業(yè)態(tài)基本形成,這讓行業(yè)空間得以倍數放大。比起傳統電視劇,網絡劇的準入門檻較低,制播自由度更大。靈活的制作過程可以充分考慮網民的觀看訴求,甚至可以以網民的集體意志決定劇情的走向、人物的命運和演員的陣容,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觀眾的參與感,實現了創(chuàng)作者和粉絲的互聯互動,再加上PC端、手機端等便捷且?guī)в猩缃还δ艿牟シ欧绞?,合力彰顯了互聯網思維的魅力。

       另一方面,網劇行業(yè)也在不斷進步和創(chuàng)新。題材上,以剛剛上線的《萬萬沒想到賀歲特別篇》為例,不僅擺脫了早前“迷你小制作”的形式,開始探索人物和故事性的可能,而且對形式進行了更時尚和更高品質的處理,甚至拍出了“電影感”,使得其更能籠絡眼界日漸開闊的網絡受眾,首播24小時就已達到近400萬的點擊量,反響十分熱烈。而形式上,不少網絡劇從渠道開發(fā)、大數據運用、衍生產品運營、商業(yè)模式探索等諸多方面都已有了深度的開拓。

       這一切都展示了網絡劇在新的大環(huán)境下澎湃的生命力,正是它們的存在,使傳統電視劇行業(yè)不能沒有“狼來了”之警醒。可以推測,網絡自制劇已經開始慢慢發(fā)展到與傳統電視劇分庭抗禮的地位了。說不定就在不久的將來,還會發(fā)展到只有“劇”,而沒有“網劇”和“電視劇”之分的時代吧。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李龍)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