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祖孫倆相依為命。
|
|
莒南嶺泉鎮(zhèn)淇岔河村的王慶志是一個不幸的人,他有先天性軟骨癥,造成終身殘疾。但他又是一個幸運的人,他的奶奶無微不至照顧他,從嬰兒到少年。17年來,無論多苦多累,奶奶每天都面帶微笑幫他上下床、上廁所……這位平凡而偉大的老奶奶名叫孫學英,今年72歲了。17年的光陰讓孫學英漸漸老去,而這份濃濃的愛卻在如水的歲月中越發(fā)溫暖人心。
29日,記者來到王慶志家中,聽孫學英講述了她這17年來照顧孫子王慶志的酸甜苦辣。
酸
孫子天生患有軟骨病
17年前,小孫子王慶志出生,這本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可當孫學英去抱孫子時,卻發(fā)現孩子身體如海綿一樣,全身軟綿綿的,抱在手中身子就往下塌。“王家生了一個怪孩子”的消息立即在村里傳開了,各種風言風語也不斷襲來。當時孫學英認為,孩子小,可能是身體某個部位發(fā)育不健全,等長大后就會和正常小孩一樣。
一年、兩年……別人已滿周歲的孩子開始學步,而王慶志連爬都不會,更不用說坐立和學步了。不僅如此,孩子始終沒說過一句話。孫學英不禁聯(lián)想到:兒媳是啞巴,這會不會遺傳給了孫兒?意識到情況不對,她便急忙讓兒子帶王慶志到醫(yī)院就診,結果孩子被診斷為患有先天性軟骨病、先天性啞巴。醫(yī)生告訴孫學英,孩子將終身殘疾。回到家中,有人勸孫學英:“養(yǎng)這樣一個小孩是一輩子的負擔,不如趁早把他遺棄算了。”孫學英卻說:“孩子是王家的骨肉,只要我有口氣,就會照顧他一輩子。”
苦
一老一少艱難過活
王慶志6歲時,啞巴媽媽改嫁到了別處,自此照顧孫子的重任就落到了孫學英肩上。那時王慶志連爬行都不會。孫學英把孫子放地上,自己跪在地上一只腳一只腳推動孫子前行,慢慢地王慶志學會了爬行?!?br />
為照顧孫子,孫學英每晚和孫子睡在一間屋子里,常常半夜起來為孫子蓋被子,詢問他想不想上廁所,是否有哪里不舒服。每晚折騰好幾次,十幾年來從未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清早起床,她要幫孫子穿衣服,抱他上廁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盡管特別吃力,但她從未喊過一句苦累。
孩子大了總不能老呆在家里不出門,孫學英央求別人幫忙焊了一輛自己設計的三角支架車。有了這輛車,王慶志就能站立行走了??吹綄O子扶著支架車走出院子,孫學英笑了。
日子雖然苦點,還有兒子來分擔。然而兩年前不幸再次降臨到王家,王慶志的爸爸突發(fā)腦溢血身亡。已70歲高齡的孫學英欲哭無淚,她怪上蒼對這個不幸的家庭太不公了,留下一老一少讓他們怎么過活。孫學英說她寧愿死掉的是她,也要讓兒子給孫子未來人生路上多一些關照。
甜
孫子能幫奶奶干活
孫學英全家的經濟來源主要靠一畝田來支撐。兒子不在了,孫子不能獨立行走,生活的重擔就壓在她身上。雖然沒上過一天學,王慶志也懂得要孝敬奶奶,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奶奶干點活。
地里收來的玉米、花生,都是王慶志幫奶奶把果實收集起來。每到這時,孫學英就感到高興不已。
17歲的王慶志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坐在村口看來來往往的車輛是他最快樂的事情。有好心人悄悄塞給他點零花錢,他總要拿回家交給奶奶,比劃著讓奶奶給自己買點好吃的。
辣
自己老了孫子誰來照顧
如今自己已經72歲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孫學英不得不考慮,自己老了誰來照顧孫子?
王慶志仍然一副不經世事的樣子,毫不知道奶奶的擔憂。他推著支架車坐在門口曬太陽,陽光照在他襤褸的衣衫上,腳趾頭從磨破的鞋子里露出來。面前的支架車也經過歲月磨礪,修了又修,好幾個部位焊了又焊,許多部位已經生銹腐爛。記者試著推開支架車,剛一離手,王慶志就癱坐在了地上。孫學英說,王慶志一直盼望著有一輛能自己搖著到處去的輪椅,一說到這個他就特興奮,像個孩子似的咧著嘴大笑。
本報記者 林偉偉 |
(責任編輯:李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