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主頁 > 臨沂大眾網(wǎng) > 新聞聚焦 >

北京異地高考方案已初步制定完成 正提交審定

2012-12-03 08:27 作者:未知 來源:人民日報
今年8月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四部委《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于2012年年底出臺。

     

        今年8月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四部委《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于2012年年底出臺。

     

      進入12月,各地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網(wǎng)上報名工作陸續(xù)開始。北京、上海、廣東三地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網(wǎng)上報名工作有關規(guī)定中,均未涉及異地高考的相關內容。

     

      這意味著,即使按規(guī)定年底前三地出臺異地高考政策,2013年三地非戶籍考生也不太可能參加當?shù)馗呖?。那么,北上廣異地高考方案進展如何?本報記者對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了采訪。

     

      北 京

     

      方案已初步制定完成,正在提交市委市政府審定

     

      隨著121日北京市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網(wǎng)上報名工作的開始,“本市戶籍考生和2012125日前完成外地轉京戶口在京落戶考生”均被通知可報名參考,非京籍考生則被北京市教委建議“回戶籍所在地報名參加高考”。記者從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北京異地高考方案已初步制定完成,正在提交北京市委市政府審定。

     

      在打工子弟小學當老師的朱珠來自廣東潮州,這兩年她陸續(xù)把正在上小學的妹妹和上高中的弟弟接到北京,“北京的教育資源豐富、教學質量高。”她也坦言,“我當然希望弟弟能夠在北京參加高考,但是我也理解一些京籍考生和家長的想法,畢竟他們不愿意和我們分享北京高考的高錄取率,這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我們對雙方的訴求都要理解。目前來看,北京要平衡異地高考和高考移民的矛盾,不適合簡單采取放開報考條件的方式,因為報考條件上放開一個小口子,只能解決小部分的需求。我認為可以將高考改革和推進異地高考結合起來,打破按計劃錄取集中錄取制度。在控制高考移民上,可以通過嚴格把握‘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身份認定等方式來解決。”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

     

      上 海

     

      缺少操作基礎,試行至少要在2014年以后

     

      1122日,上海市政府法制辦發(fā)布消息,從即日起到122日,上海就《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居住證管理辦法”被視為上海實施異地高考方案的人口信息管理基礎。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于外來人口的“積分制”管理,持《居住證》A證的人員,其子女按照規(guī)定可在上海參加中考、高考。辦法的征求意見稿中規(guī)定,在上海有合法穩(wěn)定職業(yè)和合法穩(wěn)定住所,參加上海市社會保險,且積分達到規(guī)定分值的境內來滬人員,可以申請辦理《居住證》A證。

     

      積分指標體系尚未公布,2013年的高校招生方案已經推出。上海的高校招生對象中,仍然包括了“本市戶籍”和“非本市戶籍”兩類。前者是“具有上海市常住戶籍的高中階段學校畢業(yè)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后者則包括了9類近年來逐漸獲得本地高考資格的學生。

     

      事實上,上海在異地高考問題上是在逐漸邁出腳步的。2013年,有9類非上海戶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參加全國高考,而2010年只有8類人可以參加,2006年為6類。

     

      雖然從今年春開始,上海即承諾將在年底出臺異地高考方案,但顯然,由于居住證方案尚未定稿、積分制細則有待公布,“異地高考”缺少操作基礎,真正試行的時間表,至少要在2014年以后。

     (責任編輯:江志宇)


[上一篇]   下一篇:沒有了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重磅專題

記者調查

論壇熱帖

臨沂新聞

新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