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310078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聚焦

七旬夫婦省吃儉用替過世兒子還債9年

2014年05月26日 09:06:00 作者:王雪 來源:武漢晚報
兒子去世留下11萬元債務,七旬夫婦還債9年不輟。今年,蔡甸區(qū)張灣街上獨山村村民朱耀堂和吳清安當選武漢市第四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被稱為蔡甸區(qū)的“信義老人”。5月20日,戴瑜的丈夫也因白血病去世,“她也不容易”,代素霞說,作為女兒的“干媽”,戴瑜為女兒買了一份保險,每年按時投保,代素霞打算把這份保險接過來,減輕“閨蜜”的負擔。

      兒子去世留下11萬元債務,七旬夫婦還債9年不輟。他們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兌現(xiàn)承諾,幫兒子還債;而這對夫婦所借得的每一筆錢,都未曾收到過一張借條,所有債務,都只是存在于心中的“明細”。

      今年,蔡甸區(qū)張灣街上獨山村村民朱耀堂和吳清安當選武漢市第四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被稱為蔡甸區(qū)的“信義老人”。1986年,兩人的獨子朱方國被查出白血病。對這個貧寒的農家來說,這幾乎是滅頂之災。當時,朱耀堂和吳清安的第一反應是,反正病也治不好,那就不治了。醫(yī)生告訴他們,這是慢性病,治得好可以活一二十年。正是這句話,讓夫婦倆決定傾盡全力為兒子治病。

      朱方國每年要住幾次院,每次治療夫婦倆都要找親戚朋友、村子里的鄰居借錢。朱方國病情稍好,一家人就開始掙錢還債。有時錢還沒還上,新一輪治療又開始了。就這樣循環(huán)往復,兒子的病治了19年,花費36萬元。

      2005年,朱方國去世,留下8歲的女兒和11萬元的債務。這些錢,有些是老兩口借的,有些是兒媳代素霞借的。

      昨天,代素霞說,借錢時沒收過一張欠條,“他們看我們條件差,不容易,但信得過我們,才借錢給我們,從來沒有催過。”這其中,就有代素霞的“閨蜜”戴瑜,兩人是初中同學,當時戴瑜看代素霞家庭困難,而白血病又是耗錢的病,就拿出五六萬元接濟代素霞?!八龥]有讓我寫借條,更沒談利息,甚至把零頭抹去說不用還”。幾年過去,錢多多少少還了一些,戴瑜從來沒催過。

      5月20日,戴瑜的丈夫也因白血病去世,“她也不容易”,代素霞說,作為女兒的“干媽”,戴瑜為女兒買了一份保險,每年按時投保,代素霞打算把這份保險接過來,減輕“閨蜜”的負擔。

      村民朱傳勇說過,其實很多人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要他們還錢了,畢竟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他們家的情況大家都看在眼里。還有些債主告訴老兩口,錢的事先不要考慮,把日子過好要緊。

      不寫借條,甚至不需要老兩口還錢,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樸素情感,在當下缺乏信任的環(huán)境下顯得可貴。朱耀堂和吳清安夫婦卻并沒有因此欠債不還,他們省吃儉用,手里攢到兩三百元,就趕緊給債主送去。他們在心中有一本清清白白的賬單,搭白算數(shù),信守承諾。借錢者和還錢者,骨子里透著的是信任和踐諾,是重信守義的性格自信,更折射出了武漢這座城市的自信。

      記者王雪

    (初審編輯:韓筱   責任編輯:李龍)
手機快拍二維碼 用手機閱讀分享此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