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主頁 > 臨沂大眾網 > 新聞聚焦 >

民房里造出“綠色沂蒙特產” 食品造假窩點被端

2012-09-25 08:50 作者:韓紀功 劉丹丹 來源:大眾網-魯南商報
中秋節(jié)臨近,食品安全格外引人注意。近日,有群眾反映臨沂市蘭山區(qū)臨西九路與大山路交會處附近一居民房內,生產各式各樣的“綠色食品”、“沂蒙特產”,可能有假。

    中秋節(jié)臨近,食品安全格外引人注意。近日,有群眾反映臨沂市蘭山區(qū)臨西九路與大山路交會處附近一居民房內,生產各式各樣的“綠色食品”、“沂蒙特產”,可能有假。在確認舉報屬實后,臨沂市質監(jiān)局稽查局會同公安部門,一舉查處了這個造假窩點。本報記者一同前往。

    芝麻磨碎拌鹽,裝瓶成“品牌”

    記者隨執(zhí)法人員趕到后看到,這里有兩座相鄰的兩層小樓居民房,中間隔著一條小巷子,一輛貨車正停在大門外,幾個小伙子正在裝車,他們搬的貨物都是各式各樣成箱的沂蒙特產食品,標著沂蒙六姐妹煎餅、蒙山全蝎酒和沂蒙醬菜等。

    看到執(zhí)法人員走近,幾個小伙子立即關上了大門。執(zhí)法人員的要求下,一位王姓老板打開了大門。民房里就是一個大倉庫,在北側民房的一樓,琳瑯滿目的成箱食品,堆得高高的,并不像造假窩點。然而,一道簡易門封住了通往二樓的樓梯,這讓執(zhí)法人員覺察到二樓可能有情況。

    不出所料,執(zhí)法人員在二樓發(fā)現(xiàn)一臺粉碎機以及很多標簽、包裝箱和成堆的瓶子,2名工人正在工作,他們把一些黑芝麻磨碎后,放到一個臟兮兮的大塑料盆內摻拌上鹽,再用一個割成兩半的礦泉水瓶倒入玻璃瓶內,接著把印有“黑芝麻鹽”、執(zhí)行標準、生產許可證號、生產日期以及生產、委托企業(yè)、產地的標簽貼上,最后裝入包裝箱、貼上合格證,封上箱就加工出了成品。整個生產過程沒有經過殺菌、檢測等工序。

    在南側民房二樓,另一路執(zhí)法人員看到,2名婦女正在給成瓶的香椿芽貼標簽,再貼上生產日期,裝入印有“香椿芽”、執(zhí)行標準、生產許可證號、當天生產日期等標識的外包裝箱,封口后也出了成品。整個生產過程,同樣沒有經過產品殺菌及產品檢測。

    旁邊,另外2名工人正在把標注“沂蒙六姐妹煎餅”、執(zhí)行標準、生產許可證號、生產日期、委托企業(yè)及地址、被委托企業(yè)及產地的煎餅裝入包裝袋、包裝箱內。

    現(xiàn)場查處1000余箱“特產”

    記者在執(zhí)法現(xiàn)場看到,這些所謂蒙陰縣一企業(yè)產出的“綠色特產食品”中的“香椿芽”、“沂蒙六姐妹煎餅”、“黑芝麻鹽”等產品,除了商標,同時標注著食品安全執(zhí)行標準號碼、生產許可證號及編號生產日期

    2012年9月17日,此外還有委托企業(yè)名稱及地址、被委托企業(yè)及產地等標識。標識標注比較全面,進入市場后,一般消費者無法辨別真?zhèn)巍?/span>

    經過執(zhí)法人員清點,該窩點現(xiàn)場有各類“綠色特產食品”成品共計1100箱、標簽300套、包裝箱560個、空瓶800個。而該生產點未辦理具有生產資質的營業(yè)執(zhí)照、食品生產許可證等合法手續(xù),純屬造假窩點,其生產銷售的特產產品給消費者帶來了食品安全隱患。

    該生產場所王姓老板稱,他們是今年9月份剛剛開始生產的,以前都是委托合法企業(yè)生產,他只負責銷售。最近中秋節(jié)來臨,產品銷售進入旺季,為了節(jié)約成本,他就組織了一些工作人員自行生產,他們生產的特產產品都銷往了本地一些小超市、小商店。

    執(zhí)法人員隨即對該生產窩點的原料、生產用具、標簽及成品全部予以查封,杜絕了食品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記者 韓紀功 實習生 劉丹丹 

    (責任編輯:江志宇)

[上一篇]   下一篇:沒有了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重磅專題

記者調查

論壇熱帖

臨沂新聞

新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