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主頁 > 臨沂大眾網 > 臨沂新聞 >

沂水春秋古墓進入文物提取 70余件青銅器裝箱

2012-06-11 08:12 作者:郇恒吉 胡躍東 來源:大眾網-魯南商報
日前,備受矚目的沂水天上王城紀王崮春秋大墓,正式進入文物的提取裝箱工作,這意味著整個春秋古墓的考古發(fā)掘接近尾聲。10日,記者在文物提取現(xiàn)場獲悉,已有70余件青銅器安全裝箱,整個主墓室的北邊箱的文物已基本提取完畢。

            日前,備受矚目的沂水天上王城紀王崮春秋大墓,正式進入文物的提取裝箱工作,這意味著整個春秋古墓的考古發(fā)掘接近尾聲。10日,記者在文物提取現(xiàn)場獲悉,已有70余件青銅器安全裝箱,整個主墓室的北邊箱的文物已基本提取完畢。
      10日上午,記者再次趕到沂水天上王城紀王崮春秋古墓發(fā)掘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此前正在搭建的鋼結構大棚已經投入使用,剛接受雨水洗禮的考古現(xiàn)場內絲毫未見有任何雨水的痕跡。“前期投入了40余萬元資金,一直在加緊建設這個鋼結構大棚,終于趕在雨季來臨之前完工了。”葛華說,鋼結構大棚的使用,確保了古墓后期的發(fā)掘、提取過程能順利進行。
      走進文物提取現(xiàn)場,數(shù)十只大小不一的木箱首先映入眼簾,這就是存放出土文物的提取箱。在現(xiàn)場西側,已經有18只木箱被標注了詳細信息。“這些都是從北邊箱提取出的青銅器,每件木箱外側都標注了青銅器的詳細信息。”現(xiàn)場考古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北邊箱提取的裝箱文物有53件
      據了解,此次春秋古墓發(fā)掘,前期共準備了50只特制木箱來存放文物,同時,還準備了特制的塑料箱、塑料盒等。
      10日下午3時許,考古人員開始對南邊箱內的青銅器進行提取,進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南邊箱共有銅豆、銅鬲、銅鼎等20件文物順利入箱。“現(xiàn)在,北邊箱僅剩余青銅箭頭、骨簪等文物,由于這些文物貼近墓底的巖石,提取難度較大。”郝導華說,目前,他們已邀請相關文物保護專家盡快趕赴現(xiàn)場,進行更為專業(yè)的技術提取,確保文物在提取過程中不受任何損傷。
      現(xiàn)場一位考古專家表示,文物提取是在不破壞文物的前提下,換一個更適合文物修復的研究所,這是保護文物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對文物的修復,可以讓我們盡快看到文物的真實面目。通過對文物的研究確定其歷史價值,對破解整個春秋古墓的謎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郝導華說,雖然部分青銅器等遭破壞嚴重,但是修復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郝導華表示,南、北邊箱文物提取完畢后,他們將接著對主棺室進行發(fā)掘清理,目前還未發(fā)現(xiàn)墓主人遺骨。“對于墓主人遺骨是否存在,現(xiàn)在還不好斷定,或許遺骨在發(fā)現(xiàn)的玉器之下,或許遺骨經過兩千多年的風化已經不存在。”郝導華,一切都需要最終的發(fā)掘工作來驗證。
      據了解,紀王崮春秋古墓約有2600年歷史,此次文物的提取意義更為關鍵,同時,前期初步清理出文物只是墓穴表面地一部分,很多文物都是疊加在一起的,隨著提取工作的開展,更多“葬在”文物底下的文物或將被發(fā)現(xiàn)。  (責任編輯:莊紅)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重磅專題

記者調查

論壇熱帖

臨沂新聞

新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