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主頁 > 臨沂大眾網 > 新聞聚焦 >

老年癡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渴望愛的溫暖

2012-11-29 07:22 作者:林偉偉 來源:大眾網-魯南商報
隨著年歲的日益增長,老年人不同程度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嚴重的現代社會文明病。解決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各種問題,關鍵要多一點愛心和關心,家人和社會的關愛才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良藥。

      ←馬元興給患病的老伴兒穿衣。
      隨著年歲的日益增長,老年人不同程度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嚴重的現代社會文明病。解決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各種問題,關鍵要多一點愛心和關心,家人和社會的關愛才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良藥。
    六旬老太患癡呆遭遇家庭暴力?
      上周,家住王莊路的熱心市民打來電話,稱小區(qū)附近常見一位老太太,精神恍惚,滿臉傷痕,疑為遭遇家庭暴力。誰會對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如此無情?記者決定探個究竟。
      在青年路與王莊路交會處的一個老舊小區(qū)里,記者很容易找到了這位老人。她精神恍惚,目光呆滯,臉上帶著傷疤,在住所門口毫無目的地來回走動。寒風里,老人只穿了一件秋衣和外套,光腳穿著一雙布鞋,雙腳后跟露在外面。記者上前詢問老人姓名,她用一種近乎孩童般無辜的眼神望著記者,卻不作答。這時屋里一位駝背老頭兒出門來,大聲呵斥:“你又要去哪里!進屋坐著去!”說著推推搡搡地把老太太擁進屋里。
      老頭兒告訴記者,他叫馬元興,今年77歲,身體不好,老太太是自己老伴兒,68歲。兩年前,老伴兒開始發(fā)病,忘東忘西,出了門就回不了家,最近還拉尿在床上。“我真是造了孽呀!要說她傻她可不傻,尿濕的床她怎么知道挪個窩睡。她是故意氣我呀!”老頭兒捶胸頓足地說。
      老頭兒的大嗓門引來不少鄰居圍觀,一位大媽告訴記者,老頭只是脾氣暴躁了點,其實他對老太太不錯,平日里多虧老頭兒照顧,拉尿過的衣服、被褥都是老頭兒洗,還要時刻看著老太太以防走丟。77歲的人了身體又不好,老頭真的很不容易。
    他們腦子里好像有一塊橡皮擦
      據了解,老太太患有重度的老年癡呆癥。臨沂市中醫(yī)醫(yī)院腦病科主任醫(yī)師李松奎介紹,當今社會,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人不在少數,他們被稱為阿爾茨海默癥患者。
      “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近期記憶力幾近于零,他們記得的,只有很久以前的事。”李松奎說,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腦子里仿佛有一塊看不見的橡皮擦,在慢慢擦去他們的記憶、常識、智力,改變著他們的性格、思想、靈魂,抹去他們的尊嚴甚至生命力。
      阿爾茨海默癥患者輕則記憶力減退,像孩童一樣給家人等制造種種麻煩。重則一出門就會走失,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們在社會上很難得到關愛,甚至還會引來嘲笑和歧視。
      記者調查發(fā)現,很多阿爾茨海默癥家屬缺乏認知,他們往往認為人老了記憶力衰退是正?,F象,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李松奎告訴記者,事實上,目前世界范圍內對這種病癥都束手無策。“
    家庭關愛是最好的“良藥”
      “找個專人來陪伴吧,不放心也請不起。我自己上一天班累得要死,還要時刻擔心老人在家中不安全!”公女士家中患病的父親多次走失,幸虧在街巷鄰居的幫助下找了回來,她嘆息著說“幾次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愛是最好的藥!”在臨沂市中醫(yī)醫(yī)院腦病科副護士長李海燕看來,阿爾茨海默癥患者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家人的關愛,家人要保持積極心態(tài),一如既往地陪伴患者,包容他、關心他、愛護他、陪伴在他身邊。
      “家人缺乏耐心和恒心,也缺少科學的觀念!”公女士深有感觸地說,對于患病的父親,自己有時不愿陪他說話、聊天。由于怕他再次走丟,也怕鄰居嘲笑,她總是把父親關在家里。“現在看來,觀念得改一改了。”公女士說。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阿爾茨海默癥老人的照料還需要醫(yī)療系統的支撐,病患必須通過藥物治療來配合康復。而市民也應該消除對他們的歧視,他們更需要融入社會、需要平等和尊嚴。
      文/片 本報記者 林偉偉
    □記者手記: 關愛更重要
      阿爾茨海默癥患者,隨著腦部退行性病變,把自己一生的榮耀、尊嚴,甚至親人,都忘掉了……這些對患病者及其家人而言,都是讓人心痛的事。
      《?;丶铱纯础分杏羞@樣一句歌詞: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在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有幾人能停下匆忙的腳步,回家看望自己風燭殘年的父母;又有多少人守候在被阿爾茨海默癥折磨、性情大變的父母床前?
      當父母年華老去、智力消退、行為難堪,活在記憶逐漸喪失的碎片與努力拼接的掙扎中時,我們能不能以對子女般的疼愛去關愛自己的父母,以待孩子般的耐心去理解自己的親人?答案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本報記者 林偉偉

    (責任編輯:李龍)

[上一篇]   下一篇:沒有了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重磅專題

記者調查

論壇熱帖

臨沂新聞

新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