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近一年取得的工作成績,比較健談的三位“第一書記”卻變得木訥起來,倒是幫扶村的村民們東一言西一句地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努力,他們的艱辛,他們?yōu)榇遄訋淼淖兓?。三?ldquo;第一書記”一邊聽著村民的夸贊,一邊還是稱希望村民對他們的工作多提意見。工作組組長、米峪子村“第一書記”陳陣告訴記者,“近一年來我們在幫扶村的工作,概括來說,其實就是干好三天的工作:昨天、今天、明天。”
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安世銀(左三)視察調研“第一書記”工作
“昨天:入戶摸底調研”
“摸底調研既是一個我們了解村情民意的過程,也是快速拉近我們與村民感情的一個方法。跟你們做記者的一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嘛!”雙河村“第一書記”邱磊笑著告訴記者。
按照省委的要求,“第一書記”前期的任務就是“摸底子”。通過調研來熟悉村情民意、溝通思想、加深感情,通過調研拜群眾為師、向群眾請教、謀劃工作思路。按照要求,“第一書記”要一人包一村。為了發(fā)揮合力,省委黨校 “第一書記”工作組在確定每人的幫包村后,還整合力量,共同下村調研,共同研究問題,共同確定思路。一方面發(fā)揮了集體智慧,眾人拾柴;另一方面,還在地方干部、群眾以及其它選派單位面前樹立黨校的良好形象。
“我們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就是每戶村民都走訪,在走訪結束后,我們可以告訴自己,這家的情況我都能了解。具體熟悉到什么程度,我可以給你舉例。外村人來找某位村民,我們就能夠告訴他這位村民的家在村里的什么位置,大門朝哪,現(xiàn)在誰在家……”雙峪村“第一書記”陳坤說。
經過前期調研發(fā)現(xiàn),省委黨校負責幫扶三個村:米峪子村、雙峪村和雙河村,都是典型的“空心村”,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打工,村子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村民生產、生活條件非常簡陋。米峪子村和雙峪村都是由兩個以上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各自然村原來都有村委班子,合并后存在著“村合人不合”的現(xiàn)象,各村派出一名或兩名干部組成了新的村委,基本上是各人管各村的事。村里沒有一分錢集體收入,村委成了個“空架子”。雙河村干群矛盾也比較突出,新?lián)Q的村班子要在群眾中真正樹立威信還要有個過程。“八路軍115師司令部就曾在下村鄉(xiāng)駐扎,老區(qū)人民無私奉獻、毀家支前,最后一口糧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zhàn)場,才換來了新中國。60多年過去了,他們依然這樣貧困。我想,“第一書記”到村里抓黨建、促脫貧,應該算是組織讓我們來報恩的。由此, 干不好工作食不甘味、當不好‘第一書記’誓不罷休的決心油然而生。” 陳陣握緊拳頭說。
按照“五必訪、五必問”的要求,省委黨校 “第一書記”工作組提前制定了“第一書記聯(lián)系卡”、《進村入戶調查表》,逐家逐戶進行調研,做到對每戶家庭的人員構成、健康狀況、收入來源等基本情況熟記在心;對班子的狀況、收入來源等基本情況了如指掌,對縣情、鄉(xiāng)情、村情,尤其是村子貧困的根源、群眾的需求和發(fā)展的優(yōu)勢,真正摸清吃透。
在鄉(xiāng)、工作區(qū)領導的支持下,他們陸續(xù)召開了兩委成員、黨員和村民代表參加的大會。米峪子村“第一書記”陳陣說:“通過會議我們是想讓村委領導、村民們知道,‘第一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同坐一條船’、‘同唱一臺戲’,各項工作需要大家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工作原則是指導不指責、到位不越位、幫帶不包辦、幫忙不添亂。同時我們承諾,駐村工作決不給村子添麻煩,決不增負擔。”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摸底,“第一書記”們身子瘦了,臉變黑了,話變土了,也真正變成了村里人。zgx(責任編輯:白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