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間底洼處有積水。 記者 廖杰 攝
|
|
一場大雨把臨沂澆了個透,讓干旱的土地滋潤了一把。2日還是“一腳踩上去騰起一陣浮塵”的費縣費城街道辦事處員外村,如今雨后的農田是怎么的景象?旱情有沒有得到緩解?5日中午,記者再次來到了員外村。
“雨聲就像小曲兒,聽了特恣兒”
中午時分,天還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在員外村村北山腳下的農田里,70歲的卞衛(wèi)喜等不到雨停就忙不及地來到田間地頭。卞衛(wèi)喜說,一大早他就到了自家地里,舉起镢頭刨了幾下,發(fā)現(xiàn)地里土層已經(jīng)很黏了。
“這雨下得太過癮了。”卞衛(wèi)喜說。記者在卞衛(wèi)喜的田里看到,一些洼地里已經(jīng)積滿了雨水。卞衛(wèi)喜走到田里,腳上穿的鞋陷進泥里很深。他把鞋底在石頭上搓了搓,厚厚的黃泥就被刮了下來。
卞衛(wèi)喜說,4日晚下了一夜的毛毛雨,本來他還擔心雨水少,沒想到,5日凌晨5點左右,他突然被一片雨聲驚醒,窗戶、地面甚至屋頂被狠狠砸下的雨滴擊打得砰然作響。
“醒了就沒再睡著,聽到外面大雨嘩啦嘩啦下的聲音,心里感覺特恣兒,就跟聽小曲兒一樣,一心想著等天亮了就去地里看看。”卞衛(wèi)喜說。
上午9點多,近一個小時的大雨傾盆而下,卞衛(wèi)喜心里更有了底。“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盼著下場雨。”他說。
在村子里,村民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大門樓下,不時瞅瞅天,滿臉興奮,不時還有村民的聲音傳來——“我一大早也去地里了,這雨下得真是痛快。”
“玉米得救了,好好解解渴”
卞衛(wèi)喜告訴記者,由于前些天錯過了玉米播種的最佳時機,他有些坐不住了。沒有水,他就無水播種。“挖個坑,放種子,再施肥就算完成了。”卞衛(wèi)喜說,三天前,他就這樣“干種”了一畝多玉米。
“如果一個星期內能下雨,‘干種’的玉米就能得救,如果下不了雨,我只能認栽。”卞衛(wèi)喜和老天打起了賭。“這場雨來得太及時了,我的一畝多玉米得救了。”卞衛(wèi)喜打心眼兒高興。
這場大雨也讓本村75歲的卞學林松了一口氣。“真是一場及時雨啊,再不下雨的話,這一茬玉米的收成恐怕要受影響了。”盡管已經(jīng)被雨淋成了“落湯雞”,但75歲的卞學林仍在自家地里“服侍”莊稼,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卞學林對記者說,一看下雨了,他心里感覺特別高興。
“你看,這地都濕下去十幾厘米了,旱情算是暫時緩解了。”卞學林告訴記者,他家總共種了兩畝多玉米,可他花了一個多星期才種完。從附近的水窖里取水,再一桶一桶地挑到地里,卞學林說,他有一塊3分的地種玉米,挑了80多挑水才種完。
卞學林說,由于挑得水少,玉米苗還是有些旱,他天天盼著能下一場大雨,給這些玉米苗好好“解解渴”。“這下就好了,但愿過幾天能再下一場雨,那樣今年的莊稼豐收就有保證了。”卞學林不時抬頭看看天,對記者說。
記者 王逸群
相關鏈接
旱情解除,請抓緊查苗補苗
氣象部門7月5日14時自動土壤水分監(jiān)測系統(tǒng)監(jiān)測情況看,全市農田土壤墑情得到極大改善,0-20cm土壤相對濕度絕大多數(shù)在60%以上,這都意味著臨沂市自4月底以來持續(xù)干旱70天的旱情基本解除。根據(jù)《臨沂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guī)定,決定即時解除抗旱應急Ⅲ級響應。
臨沂市農委生產(chǎn)指導科科長楊衛(wèi)波介紹,這次降雨可以說是一場透雨,能讓農作物“解渴”,有利于農作物出苗和生長。但是因為前期的干旱造成了全市夏播播種較晚,苗子長勢小并弱,他建議廣大農民要抓緊查苗、補苗,并抓住雨后有利時機,對禾苗進行劃鋤。同時,還要注意農田積水,及時排除深水,防止農作物芽澇,確保秋季作物不減產(chǎn)、少減產(chǎn),力爭全市實現(xiàn)糧食“九連增”。
記者 韓紀功 |
(責任編輯:李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