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7月部分宏觀經濟數(shù)據,其中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8%,環(huán)比上漲0.1%。CPI時隔兩年半之后,再次回歸“1時代”。盡管如此,普通民眾對CPI的下降感受似乎并不明顯,普遍感覺錢還是不經花。為什么居民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顯示,7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環(huán)比下降0.1%。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蔬菜、豬肉、雞蛋等食品方面,數(shù)據顯示,鮮菜價格上漲8.0%,糧食價格上漲3.0%,豬肉價格下降18.7%,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71個百分點,蛋價格下降6.5%,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06個百分點,這些因素帶動CPI增幅明顯回落。
然而,與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通脹壓力回落相比,普通市民仍未明顯感覺到物價漲勢趨緩。“雞蛋上個月還3.9元一斤,現(xiàn)在都漲到4.3元了,桶裝花生油也漲錢了,豬肉也沒降價,感覺錢越來越不經花了。”在臨沂市區(qū)銀座超市“特價蔬菜區(qū)”,市民張女士一邊挑選蔬菜一邊說。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物價高、購買力下降成為市民們的普遍感受。
臨沂大學商學院教授齊春宇認為,居民之所以感覺不到CPI在下降,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CPI統(tǒng)計反應的是居民用于消費支出的一攬子商品和服務,是若干個商品服務價格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總數(shù),而每個人對一時、一地、一種商品或者服務價格的感受肯定存在差異,所以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感受到CPI回落帶來的變化。
此外,從當前公布的數(shù)據看,CPI漲幅雖然有較大幅度回落,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在上漲,同時食品、衣著和醫(yī)療保健等8個領域內的物價漲幅也不一樣。其中,食品領域價格的漲幅與市民最為密切相關,很多市民也是首先從生活必需品層面與CPI的數(shù)據進行比較,而食品價格漲幅是2.4%,高于CPI漲幅,這也是大多數(shù)市民感到“錢不經花”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居民對于CPI并沒有太多深入的了解,習慣于拿當前的物價與自己的收入進行對比,由于絕大多數(shù)市民的收入沒有明顯提高,此消彼長之下,市民感覺當下物價仍很高,購買能力有限也就不奇怪了。”齊春宇說。
□延伸閱讀
或促三季度降息
CPI正式步入“1時代”,對此,臨沂部分國有銀行金融專家認為,央行會對此出臺有關貨幣政策,而且有放松空間,預計三季度降存準率或降息的可能性較大。
CPI漲幅有所減緩,也意味著物價持續(xù)回落,說明控制物價取得顯著成效,未來走勢取決于國內外環(huán)境和總需求狀況。目前經濟增長相對平穩(wěn),增速有所放緩,工業(yè)生產和供給能力充足,供求關系變化有利于物價繼續(xù)回穩(wěn)。
鑒于此,央行貨幣政策仍將有放松空間,預計三季度降存準率或降息的可能性較大。同時,對于資本市場影響來看,宏觀環(huán)境在朝著有利于市場的方向走,隨著通脹壓力進一步減輕,未來對于市場的這種流動性央行是否進一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或降息的舉措應都會有正向的預期。政策調控空間得到拓展,相信在經濟逐步筑底的時段,市場底部也會到來。
或將助推股指反彈
針對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8%這一數(shù)據,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張運濤認為,此次CPI回落或將成為助推指數(shù)反彈的有利因素之一。
張運濤表示,雖然近期商務部生產資料價格指數(shù)還在下降,然而大宗商品價格方面,油價和煤價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反彈,國內成品油價格或將上調,而鋼材指數(shù)雖然未完全止跌,但降速也有所放緩。因此預計8月PPI環(huán)比為0%,對應同比漲幅為-3.1%。
張運濤預計8月CPI為2.0%,PPI為-3.1%。CPI雖有小幅反彈,但依然維持低位,而PPI環(huán)比不再大幅下降也意味著再次去庫存的結束。整體來看通脹水平仍然較低,將有利于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在金融領域流動性開始復蘇的背景下,證券市場的供求關系有望出現(xiàn)好轉,此次CPI回落或將成為助推指數(shù)反彈的有利因素之一。
記者 邵琳 韓紀功
(責任編輯:江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