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鳥販將收來的野生鳥轉移籠子。
|
|
每逢農歷四九,是臨沭縣縣城東北部一大集逢集的日子。集市上有一個自發(fā)形成的鳥市。11月22日,記者走進了這個鳥市。
22日早上,記者來到了位于臨沭縣城冠山路與沭河東街交會處的大集,記者在集市北側的一條小路上,找到了這個“鳥市”。由于時間太早,只有兩三名經營寵物鳥的商販正在出攤。
7時20分許,鳥市逐漸開始熱鬧起來,不少販賣野生鳥的商販前來收鳥賣鳥。有些商販把鳥裝在編織袋內,還有些人把鳥裝在籠子里。記者注意到,商販看到有人提著鳥過來,便會圍上去詢問價格。
過了一會,一名商販手中提著編織袋,五六個人圍上去詢問里面裝的是什么鳥,得知是8只云雀后,其中一人表示他愿意出10元購買,賣鳥人也隨之同意。記者看到此人買鳥后向市場里面走去,便跟了過去,原來買鳥人是一名販賣寵物鳥的商販,他將8只云雀放進籠子后,賣價搖身變?yōu)槊恐?元,全部買下要40元。
隨著時間段推移,鳥市也逐漸熱鬧起來。幾名商販尤其引人關注,他們身前的籠子內,鳥類繁多。記者能認出的麻雀、繡眼和百靈等鳥,都屬野生鳥類,還有一些品種不能確定,約15種之多。
攤販對鳥的來歷也毫不避諱,“都是野的”,當記者再次詢問鳥從何而來時,對方卻模模糊糊地說,“用網子抓的”。記者試圖再咨詢其他問題時,對方便不再說話。
就在記者采訪時,幾個來回在市場內穿梭的人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們時不時停下來和攤主說兩句,隨后攤販就會帶著鳥跟在他們后面。記者也緊隨其后,發(fā)現(xiàn)小販們都把鳥賣給了這幾個人。
“這些人都是鳥販子,他們把散戶抓來的鳥收走再拉出去賣。”據一位攤主介紹,這些鳥販子有的來自臨沭當地,還有些來自臨沂市區(qū)。
鳥販: 一天能抓幾百只繡眼
記者以買鳥為由,和一名商販聊了起來。記者表示,聽說這個集市上的賣鳥的人很多,怎么今天人好像少了,對方告訴記者,前些日子人確實很多,因為現(xiàn)在是冬季,鳥不好抓,所以來賣鳥的人也少了。夏天的時候買鳥和賣鳥的來得還早,人也多。
“前段時間,這里賣什么鳥的都有,很多鳥連我都不叫不上名字,那種鳥的價格很高,很少有人會去買,但是有些鳥販子專門收這種鳥,再賣到大城市。”這名商販告訴記者,他聽說有的鳥一只能賣到上千元,而在這里最多也就一兩百塊錢。
記者還了解到,這名商販所出售的鳥多數都是他自己抓的。“和去年相比,今年的鳥特別多,好抓,有時候一天能抓幾百只繡眼。”他告訴記者,他今年單單繡眼已經賣出幾千只。
“最近賣鳥的人少了,價格也跟著上漲了,我等會再把家里存的鳥拿出來賣,興許可以賺一筆。”商販對記者說。
□延伸閱讀
放生催生“買生”市場
記者在采訪時,試圖詢問一名收鳥的販子麻雀多少錢一只,而對方卻告訴記者,“給多少錢都不賣”。記者感到非常納悶,難道送上門的生意也不做?經過打聽才知道,這個鳥販子收的鳥都是賣給放生的人的。
“這兩個人都是從臨沂市區(qū)過來的,他們逢集就過來收鳥,一般小點的鳥的收購價是每只1元,聽說拉到臨沂后,一只就能賣到5元,有些大點的鳥每只能賣到十幾元。”一名臨沭當地的鳥販告訴記者。
據這名鳥販介紹,他所收的鳥也都賣給了那些買鳥放生的人。“像我收這些麻雀一般就是每只1元,賣給放生的人是每只2元。”鳥販說,因為臨沭當地買鳥放生的人不多,鳥的價格也上不去,但是即便這樣,收入也不少。
“像臨沂市區(qū),買鳥放生的人很多,價格高不說,需求量也多,像這些活著的鳥,最終都賣給了買鳥放生的人,而且多數流向了市區(qū)。”鳥販告訴記者,正是因為有這么多買鳥放生的人,才使得當地抓鳥的人越來越多。
本版文/片 本報記者 胡躍東 徐升 本報11月22日熱線消息
|
(責任編輯:李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