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主頁 > 臨沂大眾網(wǎng) > 新聞聚焦 >

臨沂市博物館全面開放 首日納客近三千人

2012-07-02 08:28 作者:王逸群 來源:大眾網(wǎng)-魯南商報
 7月1日是臨沂市博物館全面開放的第一天,1日上午,記者在博物館看到,剛兩個小時,就有一千多位市民進館參觀,全天下來,館內(nèi)共接待了近3000人。

      7月1日,市民在臨沂市博物館參觀?! ∮浾摺≌蛊肌z
      7月1日是臨沂市博物館全面開放的第一天,1日上午,記者在博物館看到,剛兩個小時,就有一千多位市民進館參觀,全天下來,館內(nèi)共接待了近3000人。畫像石、青銅器、瓷器文物等重磅登場,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
    首日近三千市民入館參觀
      上午10點左右,記者在入口處看到,由于市博物館實行“免費不免票”的方式,年滿18周歲的市民只需憑借個人身份證就可以換取一張門票,所以市民進入展廳的速度很快,館外并未排起長隊。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博物館九點開門,八點多就有市民來排隊了,不到九點半,博物館就已經(jīng)發(fā)出了五百多張票。為保證參觀秩序,博物館每天接游客量控制在2000人,但開放首日11點左右,館內(nèi)的接待人數(shù)就已經(jīng)達到了1000多人,市民還是絡繹不絕地涌來。
      “新博物館比較宏偉,能夠增加歷史知識,讓市民更加熱愛臨沂,對教育下一代很有好處。”帶著女兒來參觀的張女士說,這次來參觀是想讓孩子增長點見識。
      記者了解到,截至當日16點閉館,市博物館共接待了2978人,遠遠超出了預定的2000人。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在控制館內(nèi)人數(shù)的情況下,他們都盡量滿足市民參觀的需求。
      據(jù)了解,暑假之前,市博物館向臨沂六中、九中、實驗中學等學校的師生及家長發(fā)放了免費參觀門票及免費講解票,1日恰逢周末,天氣晴好,市民也紛至沓來。
    國寶級文物亮相新館
      經(jīng)過近兩年精心籌備,臨沂市博物館館藏的1萬余件(組)文物搬遷至新館后,文物陸續(xù)亮相展柜。
      新館陳列展覽面積9425平方米,設“金石拓片展”、“臨沂歷史文化展”等8個展廳,囊括畫像石、陶器、書畫等門類的文物。
      “新館中的兩漢畫像石、龍山文化蛋殼黑陶高柄杯和臨沂洗硯池晉墓出土文物都是國寶級文物,很是罕見,是我們重磅推出的展品。”市博物館工作人員說。
      然而,記者發(fā)現(xiàn),面對博物館玲瑯滿目的珍品,市民們大多走馬觀花。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學生,他們表示只是看熱鬧,不明白文物蘊含的文化意義。
      “博物館面積大,展廳多,一圈轉下來就要近兩個小時,又看不出道道來,所以只能走一圈就算了。”大多家長也表示,帶孩子來參觀博物館多是讓孩子接受文化熏陶。“多虧有專業(yè)講解員,單靠文物展臺簡單地介紹,我們還真不懂。”市民黃先生說。
      今年74歲的徐大爺一大早就來到了市博物館,參觀了3個多小時后,仍然意猶未盡。早在上世紀60年代,臨沂相繼出土了多件文物時,對歷史很感興趣的徐大爺都要去出土現(xiàn)場觀看。由于對臨沂的歷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徐大爺和孫子很輕松地參觀完了博物館。
    期盼市民參觀更文明
      開放首日,前來觀展的市民既有白發(fā)老人,也有小學生。記者看到,展廳里人頭攢動,大部分觀眾都能做到文明觀展,但偶爾也有部分市民不文明的“煞風景”行為。
      記者看到,有的市民帶著蹣跚學步的孩子進入博物館,孩子扶著玻璃展柜,不斷地手拍腳踢;有的市民趁工作人員不注意,迅速掏出相機打開閃光燈猛拍一通;有的小學生觀眾看到某件展品,便高聲喊叫同伴:“快過來,快過來,這個好玩。”
      在一樓畫像石展廳,由于體型較大以及保存需要,暫時并未對畫像石安裝玻璃展臺,有的市民為了更清楚地了解文物,竟然用手觸摸畫像石。
      “快下來,這個不能碰。”在三樓展廳,博物館工作人員連忙勸阻打算爬上陶器的小朋友。他告訴記者,他平時的任務是引導觀眾參觀、進行講解,以及指引觀眾使用博物館公共設施等。然而,他現(xiàn)在只能站在展廳門口,仔細看著門口尚未安置玻璃罩的文物。
      為此,市博物館工作人員提醒,為保證游客的順利觀展和文物安全,博物館在各樓層設有便民休息處、閱覽處、免費飲水區(qū)及應急醫(yī)療救助點,希望市民文明參觀。
      本報記者 王逸群

    (責任編輯:李龍)

[上一篇]   下一篇:沒有了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nèi)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nèi)聲明的版權人。未經(jīng)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nèi)進行。

 

重磅專題

記者調查

論壇熱帖

臨沂新聞

新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