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9-7037779

通訊員qq群:9719066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當前位置:主頁 > 臨沂大眾網 > 文體綜合 >

印度公交輪奸案竟被稱小事故 黑公交劣跡斑斑(6)

2012-12-25 18:29 作者: 來源:本網綜合
日前,快報對盤踞在東北角附近假公交804路的情況進行了跟蹤報道,引起多方關注。連日來,市交通港口局、市公安局組成的治理非法客運聯合執(zhí)法總隊在

        日前,快報對盤踞在東北角附近假公交804路的情況進行了跟蹤報道,引起多方關注。連日來,市交通港口局、市公安局組成的治理非法客運聯合執(zhí)法總隊在天津市城鄉(xiāng)接合部及天津站、中山門等30余處重點道路沿途及十幾條郊區(qū)公交線沿途設置點位,嚴查非法客運車輛。啟動治理工作五天以來,150名執(zhí)法人員連續(xù)作戰(zhàn),有力震懾了擅自擺放公交線路牌沿公交線攬客的非法經營行為,使津塘線、津港線等郊線公交車運營秩序明顯改善。

      全市專項治理非法客運工作動員大會后,執(zhí)法人員立即分別在天津站、西站、八里臺、大胡同、東馬路、文化街等“假公交”發(fā)生率較高的幾個區(qū)域展開執(zhí)法行動,先后在806路、621路、185路、804路公交線沿途布控。五天來,檢查車輛458部、查處違法運營165部,其中,無證運營的3部車全部扣留;超越許可范圍經營、違規(guī)經營的旅游包車等均依法予以處罰;140部車被當場收繳自制標志牌273塊,并線運營車接受上限處罰,32部違規(guī)??寇嚨淖C件依法被扣。

      據悉,專項治理非法客運的執(zhí)法行動開展后,“假公交”現象明顯減少,郊區(qū)公交線的運營秩序得到改善。下一步,對非法客運的治理范圍和力度將會進一步擴大和增強。

      幫助

      8招教你識破假公交

      1、售票方式有別:合法公交車大多都是無人售票,即便配備售票員,也不會在站停留等候吆喝乘客;而“假公交”沒有無人售票方式,習慣中途站停車開門等候吆喝乘客。

      2、票據規(guī)格有別:合法公交車均配備由公交部門統(tǒng)一監(jiān)制的票據,面值不同顏色不同;而“假公交”的票據多種多樣,或者根本沒有票據。

      3、車外標識有別:合法公交車在車的前、后、中間都有客管部門統(tǒng)一監(jiān)制、規(guī)格統(tǒng)一的路牌標志,車前門左右位置噴涂企業(yè)名稱及編號;而“假公交”只有車前風擋玻璃有路牌,沒有其他任何標識。

      4、車內提示有別:合法公交車的車廂內都有公交乘客須知、企業(yè)監(jiān)督電話、線路圖、老弱病殘孕座席等提示;而“假公交”車廂內沒有任何服務提示。

      5、發(fā)車間隔有別:合法公交車一般都按照規(guī)定運營計劃,根據不同時間的客流量在3~12分鐘內均勻發(fā)車,且不以車廂內客流多少作為發(fā)車依據;而“假公交”則沒有規(guī)定發(fā)車時間,并以車內客流多少確定發(fā)車時間。

      6、候客地點有別:合法公交車都在固定終點站停站候客;而“假公交”多在終點站不遠處候客,且大多數車都在合法車出站后,尾隨發(fā)車。

      7、乘車價格有別:合法公交車的票價都執(zhí)行市物價部門所規(guī)定的定價標準,且固定不變;而“假公交”的票價則隨行就市,隨意上漲、降低。

      8、管理有別:合法公交車均由市客運交通管理辦公室統(tǒng)一管理,所屬企業(yè)注冊經營分管,遇安全服務問題,乘客可依照程序投訴;而“假公交”則不具備規(guī)范管理,乘客的合法權益無法保障。

    (責任編輯:李龍)

[上一篇]   下一篇:沒有了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重磅專題

記者調查

論壇熱帖

臨沂新聞

新聞聚焦